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时事播报
当前位置: 首页/区情简介/盘龙荣誉 > 正文
央媒点赞!战“疫”一线的盘龙政法担当
[作者:发布时间:2020-03-03 16:37来源:人民网]

2月27日,人民网发文《昆明盘龙政法:冲锋一线 奋力战“疫”》,战“疫”一线的盘龙政法担当获赞扬!

昆明盘龙政法:冲锋一线 奋力战“疫”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昆明市盘龙区政法系统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集结、第一时间行动,各级政法干部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着力开展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落实防风险、战疫情、保稳定的各项措施,为盘龙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维护社会稳定这场硬仗提供了坚强的政法保障。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战“疫”担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盘龙区委政法委闻令而动、主动作为,统筹政法各部门及基层政法综治力量,全力以赴投身疫情防控。成立了以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李江任组长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暨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沟通。

及时印发《中共昆明市盘龙区委政法委员会关于成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暨维稳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做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具体工作任务进行统筹安排、分解落实,切实加强了政法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疫情当前,冲锋在前。盘龙区政法系统迅速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并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疫情防控工作有关部署精神,明确工作任务,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提高站位,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春节期间,盘龙区委政法委及政法系统各单位取消休假,做到在疫情防控中不缺位、不退让、不落后。

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盘龙区政法系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党组织建到疫情防控最前线,变“分散作战”为“集体作战”,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红色防线”。

盘龙公安分局成立了4个疫情防控一线临时党支部,建立了12支党员先锋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并组建3支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突击小分队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在4个疫情防控查缉卡点开展“举党旗、戴党员徽章”活动,叫响“我是党员我先上”口号,740余名党员递交了请战书,通过重温入党誓词、战时授旗等形式,充分激发参战人员的决心与斗志。先后有13名民警、4名文职辅警、24名警务辅警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哪里有疫情、险情,哪里最困难、最艰苦,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小坝派出所所长、临时党支部书记、疫情封控小组组长虎志德每天坚持带头开展宣传发动、封控指导、物资保障等工作。因连续工作感冒了,大家劝他去医院就诊,但他说:“还是把医疗资源让给人民群众,把医护人员让给急需救治的病人。”

“面对疫情,盘龙政法人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庄严的承诺,在防控疫情一线践行着初心与使命,彰显着党员本色。”盘龙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王伟表示。

多措并举、严防死守做好疫情防控

依托“雪亮工程”,盘龙区政法系统建立了区、街道、社区(村)三级疫情防控指挥平台,利用科技手段织密防控网络,对全区社会面情况进行全面视频巡查。选择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公路、出入口等作为巡查重点,并从中确定“视频蹲守点”,进行24小时不间断视频巡查。有效提升了动态复杂条件对人、事和风险隐患全方位感知能力,实现了社会治理由“人工看”向“机器算”的转变。

疫情发生以来,盘龙公安分局在辖区2个客运站和4个进城入口设立疫情防控查缉卡点,会同相关部门开展24小时疫情防控排查,每天投入45名警力,24小时联动卫健部门开展车辆查控和人员排查。每天在全区8家医院发热门诊派驻40余名警力开展治安秩序维护等工作。组织应急处置小分队30余名警力集中待命,负责人员转运、事件处置。

为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盘龙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在了解前期盘龙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由副检察长带队深入盘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疫情防控情况、商讨疫情防控工作、提出疫情防控建议,为共同战“疫”贡献检察力量。

强化涉疫违法犯罪打处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盘龙区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依法严惩危害疫情防控的行为,为疫情防控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1月30日,盘龙区人民检察院提前介入一起疫情期间在网络上编造口罩截留、叫卖虚假消息的案件。

通过认真听取案件介绍并详细查阅相关证据材料,与盘龙公安分局共同分析研判案件事实、社会影响以及当事人张某某的主观动机等各类因素,盘龙区人民检察院提出了处理意见。随后,盘龙公安分局及时发布警情通报。张某某编造虚假信息在网络上发布,涉嫌寻衅滋事,依法对张某某给予治安拘留15日的行政处罚。

盘龙区人民法院强化对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的运用,全方位满足“特殊时期”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实现防疫、办案“不掉线”。诉讼服务和立案工作采用信息化方式与当事人沟通联络,引导诉讼参与人通过移动微法院、诉讼服务网等渠道进行网上登记立案,当事人网上立案3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