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时事播报
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区情简介/概况信息 > 正文
2019盘龙简介
[作者:盘龙区志办发布时间:2020-11-02 16:40来源: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

2019盘龙简介


概况盘龙区地处昆明市主城区东北部,位于东经102°41′ 40″103°01′57″,北纬25°01′48 ″25°27′51 ″。东、南面与官渡区相连,北接嵩明和富民两县,西临五华区,西南与西山区接壤,辖区面积861.04平方千米,主城建成区面积60.96平方千米,水源保护区629.8平方千米,水源保护区占辖区总面积的73%2019年,盘龙区辖拓东、鼓楼、东华、联盟、金辰、青云、龙泉、茨坝、松华、双龙、滇源和阿子营12个街道办事处,共71个城市社区、32个村委会。2019年,平均气温16.7℃,全年日照时数2385小时,降水量840毫米。截至2019年12月31,全区在册户籍人口585244盘龙区城镇人口迁入23336人,城镇人口净增长13499人。户籍人口,城镇人口525220人、乡村人口60024人;男性290590人、女性294654人;流动人口482432人;汉族人口516243人,占总人口的88.21%;60岁以上的老年人12.96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22.15%。

2019年,区生产总值完成889.25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第一产业5.69亿元,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206.83亿元,同比增长1.3%;第三产业676.73亿元,同比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3.81亿元,同比增长5.8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24亿元,同比增长2.30%。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306.48亿元。

农业2019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7.27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79亿元。年投入农林水支出1.94亿元。2019年,粮食播种面积7285.3公顷,粮食产量3.09万吨。种植蔬菜4.2万亩、烤烟2.1万亩。肉类总产2225.3吨,禽蛋产量1519.6吨。2019年,农户实现收入9232.99万元,实现税收2031.26万元。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7个,“锦苑月季鲜切花”“芸岭鲜生牌有机甜脆玉米”获省级“10大名品”表彰。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第一批8个产业扶贫项目,完成对8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及11817户非建档立卡户的分类筛查工作,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加快产业扶贫项目进度。第一批8个产业扶贫项目总投资850万元,其中市级专项扶贫资金567万元,项目按计划全面推进。

工业2019年,全区工业总产值188.79亿元,同比增长8.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年内,盘龙区贯彻落实稳增长和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持续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积极扶持服务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兑现2018年部分稳增长政策措施奖励扶持资金约576万元,出台盘龙区2019年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1条措施。全年为企业减轻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负担2.07亿元。帮助16家企业争取省市扶持资金230万元,8户企业获得“财园助企贷”贷款2240万元。

商贸和旅游2019年,盘龙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10.36亿元,同比增长10.1%。修订完善楼宇(总部)经济扶持奖励政策,制定楼宇分类定级办法,兑现2018年度奖励扶持资金约4294万元。进一步提升盘龙区“1+1+6”楼宇服务中心功能,在商务写字楼建立一人代办,全岗服务工作机制,创新开展书记、区长营商记活动,承办昆明南亚东南亚楼宇经济产业发展大会暨2019年昆明市楼宇经济论坛。盘龙区在2019中国楼宇经济合作大会上荣获“中国最佳国际营商环境城区”,恒隆广场、同德昆明广场分别荣获“中国最具潜力商业项目”“中国商业潮购典范项目”奖项。

实施4S店“微改造”,车行天下二期、虹桥汽车财富中心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规划建成金瓦路临时性汽车过渡市场,积极筹办“汽车欢乐购”“二手车博览会”等活动。2019年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签约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约120亿元。国内新零售行业的代表盒马鲜生、喜茶等昆明首店落户盘龙,成功引进安永(中国)、建信云能等一批知名企业。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722万美元,市外内资109.85亿元。

2019年,全区接待游客2095.43万人次,同比增长15.8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1.99亿元,同比增长22.55%。都市旅游业稳步发展。

科教文卫年内,组织52家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推荐66家企业进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兑现44家高新技术企业、2个市级众创空间、3个省市企业技术中心的奖励性后补助,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25%,全区专利申请授权合计达2039件,在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试点区考核验收中获“优秀”成绩。支持科技创新,实施企业研发后补助政策,促进全社会研发投入。全年投入科学技术支出8745万元。启动第七届盘龙区优秀专业人才选拔工作,组织发动辖区科技型企业和企事业单位申报,共受理40人的申请。围绕茨坝生物科技小镇建设,全力做好茨坝生物科技创新中心、云南中科生物科创园、云农众创空间和都市园艺大健康产业孵化园等一批重点项目的服务工作。茨坝生物科技创新中心(一期)首批企业正在入驻。

年内,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32所,各级学校专任教师7298人,全区所有在校、在园学生116667人。全年投入教育支出10.42亿元。对教育资源布局布点进行优化调整,完成片区梳理工作。云师大附中昆明湖校区初中部、明通小学丰源校区等6所学校(园)投入使用,全区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成功引进北大博雅实验中学,新增优质公办学位3500个。新迎二幼、新迎三幼、贝特滨江幼儿园通过省级现代教育示范幼儿园督导评估。昆十中成功申报成为中英伙伴学校交流计划第四批项目学校。金康园小学成功创建为省级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学校。平稳有序完成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招生8795人;初中招生4035人。全面启动公办中小学及幼儿园人脸识别系统建设。全力打造新时代教师队伍,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增强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年内,先后荣获全国“中华魂”(腾飞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墨韵智能书法进校园助力项目全国示范区等荣誉。

2019年共计投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金6483万元。年内,举办第39届盘龙江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欢歌水源地盘龙区第二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871创意工场2019“创意昆明”主会场系列活动以及戏曲进社区进校园等群众文化活动,举办39届盘龙江文化艺术节街道分会场活动共142场,参演人员1万余人,到场观众累计15万人次。花之城、871文化创意工场、C86山茶坊、盘龙区电商创业园等文创园(街)区的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木作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产业知名主体的影响力逐步发挥。3个街道综合文化站已全部完成新建或改扩建(拓东、鼓楼、阿子营);35个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4个完成新建或改扩建,11个在加紧新建或改扩建。12个“书香盘龙”智能阅读书柜布点投入使用。继续推进幸福盘龙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盘龙MoreLife)建设改版升级和服务功能提升,全面组织和策划线上线下服务活动,打造“盘龙名桥”等5大主题文旅新名片;策划开展涵盖16个类别的400余场线下活动,参与人数达20200余人;开展线上惠民活动248次,发放惠民礼包7660份。年内,盘龙MoreLife平台粉丝会员38264人,新增6784人;总发文数2239条,总阅读量23.5万次。完成72场名师荟,36场特色活动。从2019年7月开始,持续开展推出庭院京韵实验剧《闻一多》展演活动,并将新创作的庭院剧《钱南园》一并纳入惠民演出,全年累计完成展演活动60场次,累计到场观众3600余人。《明清文人咏盘龙》书籍顺利出版。有序实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集群建设持续推进。传统民居保护和文物产权国有化工作有序开展,文物安全及文物消防工作进一步强化,博物馆事业顺利启动。提升一批文物保护级别,其中国家级文物单位5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项。10月17日,赛典赤·赡思丁墓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震庄历史建筑群、闻一多朱自清旧居、严济慈蔡希陶旧居3项文物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震庄历史建筑群、闻一多朱自清旧居、严济慈蔡希陶旧居、霖雨桥、尚义街小白楼、谷昌坝等8项文物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结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的相关文物史料以及龙泉古镇口述历史的保护整理,结集出版《龙头街最后的守望者》《在昆明发现史语所》2本书籍。非遗保护传承形成新格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计划累计覆盖人群达到2万人次。完成全区非遗项目云建设,新增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个,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人。弘扬盘龙优秀传统文化,涌现出《小小昆明人》《龙泉探梅》等一批非遗文艺作品。整理出版《盘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发展活跃,“斗牛节”“茶花节”等活动形式新颖、影响广泛。

2019年,盘龙辖区内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35家(区卫计局审批605家)。盘龙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019人,辖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5.11人,拥有注册护士6.46人。全年诊疗人次为595.74万人次,出院人数为16.98万人次,平均病床使用率为80.37%;拥有病床7125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8.46张。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资产总量为 39.8亿元,总收入为45.69亿元。2019年投入医疗健康支出3.58亿元。年内,编制完成《盘龙区医疗卫生资源布点布局专项规划》,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全省率先试点智慧社区“三高”慢病管理项目及在昆明率先试点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青峪社区打造成全市首家“健康社区”示范点。巩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成果,全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100%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开通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服务的机构达21家。免费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接种23价肺炎疫苗4.03万人,全区养老健康体系不断完善。开展水源区“健康大篷车”精准巡诊活动,家庭医生签约实现贫困、特殊对象全覆盖。

社会生活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05元,同比增长7.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60元,同比增长9.6%2019年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66亿元。已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2552人,参保率实现100%,其中427人已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待遇领取率100%。盘龙区有736名低保特困人员参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拨付补助资金13.89万元;60周岁以上贫困人员147人纳入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月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全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2.97万人、工伤保险企业职工14.5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9.45万人、失业保险16.28万人。审批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6人3390万元,“贷免扶补”贷款90人1205万元。全区提供有效就业岗位27904个,完成111.61%;新增城镇就业29458人,完成109.10%,其中安置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780人,帮助7274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多元化养老格局,新建成4个社区老年人“爱心食堂”、 新建或提升改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个,新增养老床位300张,新增养老设施配建面积2360平方米,“互联网+养老”信息服务平台投入使用。全年城市低保累计保障16.8万人次,保障金累计支出8547.6万元。辖区20名散居孤儿全部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全年发放金额33.02万元。截至年末,保障全区机构集中供养孤儿172人,发放金额191.05万元。

生态建设2019年投入节能环保支出1.94亿元,扎实开展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支持全区河道水系治理、黑臭水体整治、水污染防治监测等。全面开展21条道路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新增环卫一体化面积794万平方米,实现主城区全覆盖。开展“绿道建设”规划设计和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进“厕所革命”,完成2座示范公厕改造,辖区111座直管公厕和563座社会公厕全面实现免费开放。开展辖区内1个省控断面11次、4个市控断面44次、7个水库(小坝塘)以及牧羊河、冷水河、盘龙江共计153次监测采样,完成地表水、小坝塘、水库水环境监测数据4284个。建立重点道路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在东风东路、环城东路、白塔路、金色大道、霖雨路、龙康路、龙泉路新建7套道路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微型站。截至2019年末,已建城市绿地建设任务数15公顷(其中公园绿地5公顷),完成海绵绿地微改造为1.67平方千米。

茨坝生物科技小镇建设2017年4月,盘龙区出台茨坝生物科技小镇建设规划,拟在茨坝片区10.6平方千米(约15900亩)的范围内,建设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科技创新为引领,集生物研发、生物产业、旅游、养老等于一体的生物产业特色小镇。以茨坝片区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茨坝片区聚集全省80%以上的生物科研、人才、技术成果资源优势,加快老旧工业区“腾笼换鸟”,推动生物科技、高原特色农业、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科普旅游、生态休闲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推进茨坝生物科技小镇规划建设工作。昆明市也将该小镇列为全市大健康产业重点实施项目,作为百亿项目列入昆明市发展大健康产业实施方案。茨坝生物科技小镇包括云南生物科技创新中心、云南中科生物科创园、都市园艺大健康产业园、云农众创空间、“871西区”科技文化融合孵化基地和互联网+中药材检测服务平台等一批项目。当年,盘龙区政府、云南农业大学、华大基因宣布合作并签署共建茨坝生物科技小镇框架协议。

茨坝生物科技小镇东至盘龙江、北至西北绕城高速、西至长虫山、南至沣源路。2017年11月先期启动云南生物科技创新中心项目。2019年,茨坝生物科技小镇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云南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已投入使用,还签约了华大基因昆明研究院、农科中心、高原特色产业大数据中心、异种器官移植“梦想猪工厂”、西南实验动物研究中心等生物科技项目。

大事纪要

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下发文件,盘龙区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复审评估。成为国家第二批、云南省首批通过国家复审的示范区之一。

3月13日,云南省疾控中心组织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普洱市、昭通市、文山州的9家县区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人员50余人,到盘龙区参观学习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支持性环境亮点建设工作。

5月24日,由盘龙区政府、昆明日报传媒集团主办的寻找“盘龙最美创业人”活动落下帷幕。本次活动共选出5名最美创业人,分别是盘龙最美青年创业锋”“盘龙最美返乡创业带头人”“盘龙最美创业巾帼”“盘龙最美自强创业模范盘龙最美退役创业标兵,另评出20名盘龙优秀创业人

5月28日,盘龙区在全省率先试点实施智慧社区“三高”慢病管理启动三大民生项目,盘龙区精准医学检验中心正式揭牌。

5月30日,盘龙区市场监管局在区政务服务中心举行开办企业一窗通首批营业执照颁证仪式,并为云南飞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昆明豫曲商贸有限公司、云南橼白叶商贸有限公司颁发首批一窗通营业执照。首批一窗通营业执照的发出,标志着盘龙区企业开办一窗通工作正式启动。

8月9日,巴基斯坦开普省医疗考察学习团一行15人到联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察学习,实地参观联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助健康小屋、中医科、老年科以及公共卫生相关科室,与盘龙区基层一线的医疗卫生专家进行学习交流。

8月29日,云南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处长杨杰率队的考核验收组,对盘龙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试点区工作进行考核验收。盘龙区平均得分106.4分,考核成绩为优秀。

9月,盘龙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网端申报,完成居民养老保险“网厅一体化”建设试点工作。

10月10~25日,盘龙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档案文献展巡展在盘龙区国家综合档案馆开展。巡展期间,区属各部门、全区离退休干部、街道及部分社区(村委会)、区属企事业单位及部分公共单位共96批次、2485人参观展览。

12月4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司长王克良一行5人,实地调研鼓楼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现场查看了解中心在办的社会保障类业务运行、昆明社会保障自助一体机使用、一部手机办事通APP线下推广等情况。

12月18日,柬埔寨副首相兼国家禁毒委主席盖金延一行到盘龙区联盟街道考察交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

12月,盘龙区启动乡村振兴5个示范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工作探索实践思路。

主要领导干部

区委书记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汪宏昌

区长磊(2月起)

区政协主席陶建宇  

区纪委书记李 宁(10月止)

         汪洪忠(11月起)

                           (吴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