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时事播报
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街道动态 > 正文
联盟街道金星社区落实网格“末梢”零距离 助力老旧小区改造
[作者:盘龙区联盟街道办事处发布时间:2025-07-09 15:30来源: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

6月,在四标段、五标段老旧小区改造施工如火如荼之际,金星社区一支由社区工作人员、楼栋长、业主委员会成员组成的网格员队伍穿梭于楼宇之间,以“信息员、宣传员、协调员”的三重身份,成为破除改造梗阻的关键力量——他们不仅传递政策,更将居民诉求化为行动,将施工难题化解于无形。

“线上+线下”,民意桥梁全天候贯通

网格员每日深入2个小区,29个改造庭院,脚步丈量施工进度,耳朵倾听居民心声。他们不仅实地查看,更将工作延伸至“云端”,时刻紧盯数十个居民微信群中跳动的每一条信息。这一“线上+线下”的双轨机制,织就了一张高效的问题发现与响应网络。居民的声音无论何时何地发出,都能被迅速捕捉、传递,直达问题解决的核心环节。一位居民感慨:“群里刚说水管有点小问题,随后就看到网格员带着施工队来查看了,心里踏实。”

巡查“排雷”,未雨绸缪化解施工矛盾

网格员不仅是信息传递者,更是施工现场的“火眼金睛”和矛盾“灭火器”。他们每日巡查雷打不动,敏锐捕捉潜在问题,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6月上旬,10号庭院发生一起矛盾,施工单位在安装路灯时,恰逢一位车主的车辆外出,不知情地将路灯安装在车位上。网格员巡查发现后,第一时间介入协调。他们一方面安抚车主情绪,另一方面迅速与施工方沟通,实地勘察寻找最佳替代位置。在网格员的积极斡旋下,路灯被及时移至合理地点,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激烈争执。6月中旬,网格员巡查至金星广场庭院,发现大量建筑石料无序堆放,严重阻碍了施工机械的通行和后续作业面展开。网格员立即现场组织协调,督促并协助相关人员快速清理,保障了施工节奏不被拖延。更体现其细致的是,在7号庭院,网格员敏锐观察到新安装的部分沟盖板存在漏水缝隙位置不对的问题,经初步判断是施工单位订制错误所致。他们没有丝毫耽搁,立即将问题详情报至社区并转达施工单位。施工方迅速响应核查,及时更换了错误的盖板,有效预防了日后可能出现的排水不畅甚至返水隐患。 正是网格员日复一日的“扫雷”式巡查和当机立断的协调,将一个个可能升级的矛盾消弭于无形。

协同破障,挪车清障上演攻坚时速

改造推进至沥青铺设关键期,网格员们深知前期清场的重要性。在10号庭院铺设沥青前夕,网格员余大姐便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她主动出击,穿梭于各单元楼间,逐户提醒、积极督促车主挪车。遇到挡风玻璃上未留联系方式的“无主车”,她毫不气馁,立即赶往物业办公室查询登记信息,一通通电话耐心联系车主。正是余大姐楼上楼下不停奔波的“笨功夫”,确保了庭院及时清空,为次日沥青摊铺扫清了障碍。同样,在16号庭院,网格员张师傅也积极协助,逐一通知车主,为施工保驾护航。然而,挑战并未停止。16号院一辆贴有“官渡区法院查封”标签的车辆意外成了拦路虎。网格员闻讯即动,化身精准“信息员”,几经周折锁定负责法官,一通通电话锲而不舍地沟通协调。最终法官及时到场移车,为滚烫的沥青摊铺让出坦途。无独有偶,当另一辆私家车误入刚铺好沥青的16号院,社区网格员在滂沱大雨中紧急寻人挪车,湿透的衣服下是确保路面如期凝固成形的责任担当。施工负责人对此赞叹:“网格员们事前主动清场,事中应急处理,这份担当真是工程顺利推进的‘及时雨’!”

情理交融,柔性劝导化解“护绿”难题

13号院一户居民在公共绿化带“圈地”种菜,成为补绿复绿的障碍。面对居民对“小菜园”的情感依赖,网格员联合派出所民警、物业人员组成劝导组,登门时既讲法规,更诉邻里共享绿意之美。经过一番入情入理的沟通,居民最终承诺马上拆除菜地植物。

金星社区的网格员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扎根一线,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时间紧的困难,不仅畅通了信息流,更以“逢山开路”的韧性扫除着工程推进中的大小路障,最终在星期天全面完成所有庭院内沥青铺设及大部分工程,工程量完成85%以上。他们都是老旧小区改造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与“推进器”。当沥青平整覆盖最后一个庭院,当新绿在曾经杂乱的边角焕发生机,金星社区的实践有力印证:社区网格员这一“神经末梢”的主动作为与无私奉献,正是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民心工程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密码。他们让政策善意穿透最后一道门,直抵居民心坎,也让家园焕新的蓝图在合力中渐次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图片1


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