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时事播报
当前位置: 首页/盘龙网讯/政务要闻 > 正文
聚焦民生改善 推动长效治理——区人大常委会视察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实施和后期管理机制工作情况
[作者:盘龙区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5-09-22 10:24来源:云融盘龙]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城市更新与民生保障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全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质增效,9月18日上午,区人大城环委组织专委委员、城乡规划建设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驻站代表、部分区人大代表对盘龙区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实施进展及后期管理机制工作进行视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红昆、副主任张德,区政府副区长郭志雄,区政府办、区城改局、区住建局及拓东、联盟街道负责人参加视察。

视察组一行先后前往联盟街道新工房铁路小区、拓东街道建工大院小区,实地查看了小区道路、健身器材、绿化、单车棚、停车位等基础设施改造情况,以及改造后的物业管理和环境卫生状况,详细了解改造工作中的具体措施、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实地视察结束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视察组听取了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关于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实施和后期管理机制工作情况的汇报。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将其作为重要民心、民生工程,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区已分批次完成435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108047户,小区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25年继续推进104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20553户。改造后的小区实现了道路平整、路灯明亮、管网更新、环境整洁,解决了居民长期反映的出行难、环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区政府积极探索建立老旧小区后期管理长效机制,通过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企业接管、业主委员会或社区(居委会)协管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老旧小区管理水平。

视察组对区政府在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质量监管、资金保障、后期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是持续总结完善,健全长效机制。要系统总结前期改造工作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完善改造标准和施工规范。要建立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要注重经验推广,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改造模式。

二是强化治理行动,提升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机制,明确各方职责,形成工作合力。要充分发挥物业企业、业委会、居民代表等主体作用,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小区管理。要加强日常巡查和动态管理,及时解决环境整治、设施维护、安全隐患等问题,不断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是创新“更新”模式,激发社区活力。要积极探索“微改造+适老化+智慧化”等综合更新路径,结合社区特色引入共享空间、公共活动平台、智能安防等功能。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运营管理,推动老旧小区从“改得好”向“管得好”“活得好”转变。要注重文化传承和社区氛围、历史记忆营造,增强居民归属感和凝聚力。

四是强化机制建立,坚持建管并重。建议区政府研究制定老旧小区改造后长效管理指导性意见,明确物业管理覆盖、专业设施设备管理维护责任等关键问题,实现从“改好”到“管好”的转变。要探索建立“属地、属事、属人”的后期管护机制,确保水、电、气、消防等专业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后顺利移交至各相关部门负责后续维护。

五是加强资金保障,促进良性循环。要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社会资本和居民自筹资金。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要探索改造后公共收益反哺管理维护的新模式,如利用停车费、广告位出租等收益补充物业管理经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郭志雄对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予以感谢,表示区政府将高度重视代表们的建议,认真研究代表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同配合,抓好整改落实。下一步将重点在完善政策机制、强化资金保障、压实管理责任、引导居民参与等方面下功夫,确保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民生工程真正办实、办好、办出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