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盘龙区简介
概况 盘龙区因盘龙江而得名。盘龙江是昆明城区第一大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孕育了灿烂的古滇文明,被称为昆明的母亲河。盘龙区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东北部,东、南与官渡区相连,北接嵩明县、富民县,西临五华区,西南与西山区接壤,辖区面积861.04平方千米,主城建成区面积60.96平方千米,水源保护区629.80平方千米,占辖区总面积的73%。海拔在1891.60-2589.5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6.0℃,年平均降雨量为917毫米。
区划人口 2022年,盘龙区辖拓东、鼓楼、东华、联盟、金辰、青云、龙泉、茨坝、松华、双龙、滇源和阿子营12个街道,今年对鼓楼、金辰、青云、龙泉街道部分社区规模进行优化调整,完成了8个“村改居”社区工作站增设工作,现有105个社区(村)。
经济状况 2022年,盘龙区地区生产总值1069.71亿元,同比增长3.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17亿元,比上年下降23.77%;固定资产投资382.88 亿元,同比下降9.6%;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分别达 55099 元和26760 元,同比增长2.5 %和6.1%。举办全区首届“贤才聚盘”创新创业创造大赛,实施柔性引才用才和“贤才入盘”计划,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51 人,其中2人分别荣获云南省第六届“云岭工匠”和“云南省五一劳动章”。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82%,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比77.11%。实现1009个政务服务事项“不见面审批”,网上可办率、全程网办率均达100%。设置全市首家“市场主体倍增自助服务专区”,完善招商制度,设立驻粤港澳大湾区招商驿站。全年引进内资239.65亿元,外资3714.89万美元,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21个。
商贸旅游 2022年,盘龙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67.18亿元,同比下降3.0%。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58.03亿元,同比增长1.0%。全年接待游客3383.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10.72亿元。全年发放“彩云盘龙消费券”524.4 万元。兑现楼宇(总部)经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各类扶持资金 1.41 亿元。推进昆明世博园5A景区保级复审工作。
农业农村 推进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创建,松华坝水源区已入驻有机种植企业6家,有机认证证书11本、涉及品种116个,种植面积5000余亩。“六大茶山”、“芸岭鲜生”和“归辛”3个农业品牌入选云南省“10大名品”。全年共新增农业企业76家。全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应免密度均达100%,农产品农残检测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乡村振兴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认真落实中央“四不摘”要求,2022年,全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7万元,同比增长16.88%。58个村(社区)脱贫人口已全部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实现100%参保覆盖,8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全面完成并入住。完成 36 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和43个村 (社区)乡村振兴方案编制。健全完善《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生产扶持和生活、生态管理补助办法》,制定印发13项扶持补助实施细则。完成22项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工程、22 座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及除险加固,完成6 条联网公路建设。
教育体育 2022年,招聘教师及工作人员86名,引进名师及教育管理人才21名,引进银龄讲师2名。组织开展教师梯次递进培养等培训1.4万余人,1名教师获“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称号,2名教师荣获市“春城计划”教学名师称号。在2022年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审中,8名教师荣获“学科带头人”称号,19名教师获“骨干教师”称号;113名教师获评区“教坛新秀”称号。全年投入资金1223.99万元,为全区所有中小学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参与学生73128人,占学生总数的92.38%。落实“双减”校外培训治理任务,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 102 所。完成7所学校“公参民” 改革,完成21所样本学校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和85所学校(园)督导评估,1所幼儿园成功创建为省一级三等。新增114个教学班、5205个学位。推进“15分钟健身圈”建设,全年新建健身路径11条。现有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2116人。盘龙区申报成为中国围棋协会“全国围棋之乡”,11所学校和幼儿园成功申报成为“全国围棋特色学校园”,盘龙区1个社区围棋队获云南省参赛荣获全国社区运动会围棋决赛冠军。
科学技术 2022年,盘龙区社会研发投入26.75亿,投入强度达2.62%。共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116家,通过专家评审98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公示入库134家。全年开展各种科技科普宣传活动共117场,直接受益人数达15367余人。组织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等8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共9个项目,申报2022年度盘龙区“人才之光”服务项目。
文化建设 2022年,盘龙区建成公共图书馆1个(国家一级),公共文化馆1个(国家一级),博物馆1个。建成街道综合文化站12个,总面积11020.14㎡;105个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总面积25750㎡。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区级中心1个,12个街道办事处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100%)、44个社区基层服务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11个(市级2个、区级9个)。举办第42届盘龙江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全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7项(国家级3项、省级10项、市级12项、区级22项),有登记保护文物159项。打造龙泉古镇博物馆群落。完成瓦窑村传统民居群修缮工程。全区现有各级非遗项目53项、传承人65人。
医疗卫生 盘龙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11家(区级许可682家),卫生技术人员12626人,病床7809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7.9张。全年诊疗人次为601.42万人次,出院人数为17.9万人次。目前建成省级甲级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建成省级乙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已建设4家示范中医馆。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均已达到大专以上学历,55岁以下乡村医生均已达到中专以上学历。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完成,卒中中心基本完成建设,创伤中心启动建设。全年为低收入群众免费提供1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一建立和完善健康档案,贫困人口建档、签约率达到100%。全面推动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共为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90372人,免费体检45064人,家庭医生签约率92.54%。龙江社区被评选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生态环境 2022年,完成松华坝水源区村庄污水提质等 17 个污水治理工程。启动市级饮用水源地松华坝水库一、二级保护区水环境保护整治工程。全区12个水质考核断面全部达标,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 100%。全面落实三级林长制,实施征占用林地植被恢复 158 亩、草原生态修复 2000 亩、封山育林 5000 亩,完成义务植树 85 万株。成功创建省级森 林乡村 29 个、绿美乡镇 1 个、绿美村庄 2 个和市级绿美村庄 55 个。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 99%以上,考核位列全市第一。 盘龙区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社会民生 2022年,盘龙区新增城镇就业3.6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4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稳定企业岗位15.53万个,全年提供就业岗位 2.96 万个,向禄劝县提供就业岗位11040个,接收安置禄劝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702人。全年共开展技能培训23个班1094人,涉及28个工种。全年民生支出达 39.22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86 %。6个项目列入省市重点“烂尾楼”项目有效化解,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险参保人数33.8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1.9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9.99万人、失业保险23.3万人。推进9个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新建5个老年人幸福食堂。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完成适老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