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时事播报
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部门动态 > 正文
盘龙夏日花事 一剪焕新,静待二环花开更盛
[作者:盘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布时间:2025-08-05 09:26来源: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

近年来,盘龙区深入挖掘、纵向打开绿化景观空间,通过人行天桥挂花、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立体花坛布置等方式,打造“多维立体”的花街示范点,用花卉妆点城市,突显城市“花文化”,营造景观“花礼仪”2020年起,二环路石闸立交桥等7个匝道口等引桥位置,布设了延续百米的天竺葵花带,雨后晶莹的露珠在花瓣上滚动,折射光芒,为钢筋铁骨的高架桥披上柔美的轻纱不仅美化、软化了生硬、呆板的水泥基座,还给出行的市民带来无限乐趣、缓解视觉疲劳。然而近期雨季频频来临,花盒内的天竺葵也渐渐落下了帷幕,随之而来的就是后期精心管护问题。赏花兴趣正浓的人们似乎还意犹未尽,先别着急,素称“时令花卉界扛把子”的天竺葵可不是徒有虚名的,请静待花开,绿化人将再为你带来下一场视觉盛宴。

正午时分,二环上的天竺葵在蓝天下愈发鲜艳,与地面各色花海遥相呼应,构成壮观的立体景观这满城锦绣的背后,是园林工作者们匠心独运的养护智慧7月初起,盘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提前部署,专项安排管养单位开展二环挂花花期后精细化管养工作,采取试点先行、后续分步推广的方式,精准调控花期,通过“精剪子”、“肥袋子”、“药罐子”计划,加强修剪、水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确保迎来下一次盛花期,形成爆花的景观效果盘龙美景常在、花开不断

一是试点先行。7月初,先行对二环石闸立交引桥位置的天竺葵进行试验修剪,包括轻修、中剪和重剪三种程度不同的修剪方式,便于观察后续萌芽、长叶的状态。修剪试验完成后,安排专人逐天观察、记录其生长状况,截至修剪后的15-20天的记录发现,中度修剪的天竺葵长势最为喜人,不管是萌发新叶、还是花苞都比其他修剪方式的要佳。由此,确定采用中度修剪的方式对二环天竺葵进行修剪,以实现二环天竺葵促分枝、控造型、保健康、延花期的目标。

二是分步实施。连续降雨后的天竺葵表现不一,有的枝干生长过长、老化、有的叶片斑驳,病害不断,但也有生命力顽强的,花开依旧。因此,我们采取病害、老化严重的先修剪,生长状况好的后剪的方式,分步推进二环天竺葵修剪工作,避免出现一眼“无花”的情况。

三是精修剪,强整形此次修剪工作通过基础修剪及整形修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剪除病弱、枯黄、病变、细弱枝条(从基部清理),疏密枝、交叉枝、内向枝、过密枝保留3-5个主枝;同时对徒长枝进行,修剪截短1/3-1/2,切口在芽点上方0.5cm处(斜剪)。截至目前,已对大树营下口(850个)、石闸上口(787个)、石闸下口(396个)、白龙路上口(330个)花盒天竺葵进行修剪,并对花盒内的枯叶、残渣进行清理,确保中秋、国庆期间鲜花盛开。

四是勤施肥,巧浇水。抓住有利时机,在修剪过后立即加强水肥管理坚持薄肥勤施”。针对雨季后连续雨天气,及时排出花盒内积水,避免根部腐烂。通过有效施肥和科学浇水,使天竺葵养分充足,厚积薄发

五是防虫害,重预防。进入雨季后,因高温高湿,天竺葵容易发生真菌性病害,根据病虫害发生发展的规律早安排、早部署,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抓住病虫害防治最佳时期,对病虫害进行施药防治,同时提前做好施药告示,在行人稀少和夜间进行施药作业,既提高了防治效果,也尽力避免扰民有效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为了让花开得更美,我们还针对此项工作加强日常巡查监督指导,重点检查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落实情况,并将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管养单位,要求管养单位及时整改,同时“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查缺补漏”,杜绝同类问题反复出现

盘龙区的夏日花事,是一场与天竺葵的美丽邂逅,更是一座城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诠释。从二环的空中花廊到盘龙区的大街小巷,处处体现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用心守护这份美丽严格按照养护技术标准,持续贯彻精细化管养理念,进一步总结管养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探索和改进绿化管养模式,以精细的管养迎接下一次盛花期的到来。

盘龙夏日花事:一剪焕新,静待二环花开更盛22


盘龙夏日花事:一剪焕新,静待二环花开更盛564

盘龙夏日花事:一剪焕新,静待二环花开更盛773

盘龙夏日花事:一剪焕新,静待二环花开更盛775

盘龙夏日花事:一剪焕新,静待二环花开更盛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