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时事播报
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部门动态 > 正文
盘龙区桥墩“绿装”初长成:从混凝土森林到垂直花园的蜕变
[作者:盘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布时间:2025-08-20 14:46来源: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

作为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举措,盘龙区立体绿化工程自启动以来,始终以“让城市更绿、环境更优”为目标。经过前期精心施工与持续养护,目前首批完成的5座立交桥、4条道路,466个桥墩绿化已初见成效,立体生态景观逐步成型,为城市道路注入了鲜活生机。

清晨七点,石闸立交桥下,当你抬头望向桥墩,2年前还光秃秃的混凝土柱上,如今已爬满了蓬勃的绿意。爬山虎的藤蔓像无数只小手,牢牢抓住粗糙的水泥表面,从底部一路蜿蜒而上,在柱身织就深浅交错的绿毯。这抹悄然蔓延的绿意,正是盘龙区桥墩绿化工程交出的首张“生长答卷”。

给桥墩“穿绿衣”的巧思

让冰冷的桥墩披上会呼吸的绿衣,爬山虎是最默契的搭档。这份"穿衣"的巧思,藏在与这株乡土植物的深度对话里。

选种时便认准了爬山虎的"倔强"——它自带的吸盘能牢牢抓住桥墩粗糙的肌理,不用额外搭设支架,既省工又避免损伤桥体结构。施工团队摸索出"分层定植"的法子:在桥墩底部30厘米处埋下营养钵,让幼苗顺着预先规划的"生长轨迹"攀爬,既防止藤蔓杂乱缠绕影响桥体安全,又能引导它们均匀覆盖,最终形成疏密有致的绿色"外衣"

考虑到桥墩高处光照强、低处易积水的特性,养护方案里藏着更多细节:根部采用"保水层+透气孔"的双重设计,雨季能快速排水防烂根,旱季靠缓释肥维持养分;定期修剪时特意保留主蔓,只疏除侧枝,既保证覆盖效率,又让阳光能透过叶片间隙洒到底部,形成良性生长循环。

如今再看那些桥墩,爬山虎的藤蔓已从最初的细弱线条,长成了厚实的绿毯。老藤如褐色筋骨般支撑起整体框架,新叶像翡翠瓦片层层铺展,春夏是泼墨般的浓绿,深秋则染上胭脂红,让这袭"绿衣"随季节变换色彩,却始终紧贴着桥墩的轮廓,仿佛从混凝土里自然生长出来一般。这份巧思,说到底是懂得尊重植物的生长规律,让人工设计与自然之力达成最和谐的默契。

让绿意“长”得更久

“验收只是开始,养得活、长得好才算真本事。”为让爬山虎长久焕发生机,建立了“三查两护”机制:每日巡查藤蔓附着情况,每周检查吸盘牢固度,每月评估叶片健康状态;定期修剪过密枝芽防徒长,根据季节调节浇水量,雨季疏排根部积水,旱季辅以叶面喷水,还会针对性防治蚜虫等病虫害,让这抹绿意稳稳“扎根”桥墩。

当夕阳为桥墩的绿衣镀上金边,路过的骑行者忍不住放慢车速——那些曾经沉默的混凝土巨人,如今正用蓬勃的绿意,讲述着一座城市与自然共生的新故事。

盘龙区桥墩“绿装”初长成:从混凝土森林到垂直花园的蜕变953

盘龙区桥墩“绿装”初长成:从混凝土森林到垂直花园的蜕变149

盘龙区桥墩“绿装”初长成:从混凝土森林到垂直花园的蜕变150

盘龙区桥墩“绿装”初长成:从混凝土森林到垂直花园的蜕变626

盘龙区桥墩“绿装”初长成:从混凝土森林到垂直花园的蜕变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