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盘龙区召开2025年“乡土文化能人”工作推进会,充分挖掘辖区“乡土文化能人”潜力,推动地域文化元素有效转化,赋能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为盘龙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人才动能与文化素材。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翮飞参加会议,并为盘龙区第一批获评云南省“乡土文化能人”称号的同志颁发荣誉证书。

会上,“乡土文化能人”艾雪倩、王仲德、李景琳分别围绕“乡土文化能人”赋能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学校文艺文化教育等领域,分享他们在推动文化赋能实践中产生的丰富经验和鲜活案例。他们表示,将带着“乡土文化能人”这个光荣称号,继续繁荣文艺创新、守护文化遗产,推动优质文化融入基层、融入群众。




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乡土文化能人”试点工作背景及开展情况。练兴保、赵俊军、喻诗益等辖区文化代表,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教育体育局、区融媒体中心、区文联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围绕“乡土文化能人”工作作互动交流。

朱翮飞表示,文化的繁荣离不开群众生产生活的鲜活实践,也离不开“文化能人”们的创新和助力,希望大家能立足于盘龙这片沃土,积极共享资源、用活用好政策,一起探索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实践。
朱翮飞要求,各部门、各街道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乡土文化能人”工作作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文化强区的重要任务,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要聚焦重点任务,通过建强人才队伍、搭建展示平台、深化成果转化等措施,推动“乡土文化能人”工作提质增效。各部门、各街道要协同发力、密切配合,凝聚工作推进的强大合力。

近年来,盘龙区持续挖掘培育“乡土文化能人”。目前,共认定辖区“乡土文化能人”63人,其中理论宣讲类2人、文化文艺类40人、文化公益服务类21人。此外,盘龙区积极组织辖区“文化能人”参加云南省第一期“乡土文化能人”示范培训班、昆明市“乡土文化能人”专题培训等活动,不断提升乡土文化能力素质。

下一步,盘龙区将围绕“扩面、提质、增效”三个方向,紧扣基层群众需求与治理需求,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让“文化能人”服务真正“接地气”“见实效”。通过“乡土文化能人”工作,推动“乡土文化能人”从“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从“技艺持有者”变为“文化传播者”“治理参与者”,为文化强区建设凝聚文化人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