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关于对盘龙区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五届第四次会议第24号建议的答复
沈鸿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盘龙区妇幼保健院体系及能力建设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盘龙区妇幼保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建议案提得非常及时,针对性很强,切实加强体系及能力建设已成为我区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有序发展以否的重要步骤。现就我区妇幼保健机构体系及能力建设方面的现状及思路答复如下:
收到建议提案后,我局十分重视,针对该项提案中所提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仔细的阅读,详尽地调查和了解。现今全国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发展不够均衡,发展中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临床服务上,业务收入上去了,但公共卫生职能履行远远不到位。另一种是完全依赖政府低水平补偿,维持最基本的工作水平,致使工作人员缺乏积极性,制约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我区妇幼保健机构正处于第二种发展模式。在妇幼保健机构转模式、求发展的今天,面临着硬件设置不足、学科体系建设待建立完善、人员短缺及绩效分配制度落后的困境。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指导的妇幼保健机构即将进入新一轮的转型时期,妇幼保健机构的业务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在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基础上,较好地顺应妇幼保健机构改革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找准妇幼保健机构自身生存、发展的定位和方向,实现保健与临床有机地融合,不断提升妇幼保健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妇幼保健事业的科学、可持续、协调发展,是当前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强调的是“保健与临床相结合”,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是点与面的关系。而一味强调抓保健,不注重自身临床,其自身的根基不稳、素质不高、内涵贫乏。保健是前提,临床是基础,只有发展了临床,才能促进保健业务和项目的开展。同样,随着保健项目的不断扩展,也促使我们的医务人员不断地去学习新的临床诊疗知识,从而使临床业务和水平得到提升,“两个”死亡率才能得到有效控制。我们认为,突出保健这个中心,实行保健和临床相结合,坚定不移地实施妇幼保健中心化建设发展战略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是可行的。下一步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体系及能力建设:
一、 明确目标,找准方向
通过合理配置妇幼保健资源,在“面向群体、面向基层”认真履行妇幼保健业务技术指导中心职能,确保盘龙区妇幼保健基本服务指标和健康指标继续保持市内先进水平,巩固各项妇幼卫生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坚持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办院方向,以现有的保健专业为基础,以不断满足群众健康保健需求为前提,不断充实人财物资源,进一步拓展妇幼保健服务空间和领域,更新服务理念,创新发展思路,转变服务模式,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能力,树立妇幼保健服务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力争经过5-10年努力,逐步使盘龙区妇幼保健中心实现科室门类齐全、保健特色突出、服务优质规范、满足群众需求的妇幼保健全面中心化建设目标。
二、 增加投入,夯实发展基础
一方面加强房屋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标准》(2014版)中明确医务人员人均建筑面积75平方米的要求,按照服务人口核算,区妇幼保健中心建筑面积应为12000平方米左右,而目前区妇幼保健中心业务用房面积仅为1000平方米左右,远远低于国家标准。预测全区“十三五”期间人口数还将持续增长,应对现有的业务用房按照中心化业务建设发展规划,尽可能与国际化标准相对接,并结合现代化设计思维理念和人性化模式布局进行业务用房建设和整饰。争取在此期间使妇幼保健中心业务用房面积面积达到14000平方米以上。
另一方面完善人才培养。按照服务人口及国家2.0人/万人的标准合理核算编制,按总人口85万计算,区妇幼保健中心应配备170名工作人员,妇幼保健中心核定编制40人,现有职工28人,需增加编制人员数142人。争取在“十三五”期间,每年按照空编30%进人的机制,用3—5年完成人员的充实到位;选派人员按照中心化建设学科发展需要,有计划安排外出学习进修或在职学习提高,明确二级学科专业方向、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规范实施中心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三、 建设妇幼保健学科体系,实施中心化建设
我们将“按功能划分”的服务体系改为“按人群划分”的服务体系,提供围绕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的温馨便捷的妇幼健康服务。按人群划分建设“三个中心”:儿童健康中心、妇女健康中心和围产医学中心。
建立健全树状妇幼健康学科体系。以儿童健康中心为例需建立:
一是基本儿科(全科、一级学科),儿内科(含呼吸、消化科)、儿外科。
二是儿童全科体检与健康管理科(一级学科),下设以下几个二级专业学科:免疫接种与疾病预防;五官保健:视力筛查与保健(0-3岁)、听力筛查与保健(0-3岁)、口腔检查与保健(1-12岁);婴幼儿发育监测及饮食营养指导(-12岁,临床专业级);认知心理评估与训练(-6岁感知觉、注意、记忆、逻辑、言语);运动功能监测与促进(-6岁功能检测、物理康复、被动训练、主动训练);体质监测与促进(2-6岁国家体质监测与个体化促进指导)。
综上所述,我区将持之以恒,开拓进取,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妇女、儿童身心健康为根本目的,保健与临床紧密、高度、全面结合,服务体系及学科单元从“按功能划分”改为“按人群划分”,通过保健与临床的“学科结合、功能结合、管理结合”三个结合,促使群体保健、个体保健、医疗保障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推动“妇女健康中心、儿童健康中心、围产医学中心”三个中心稳步发展,切实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高效、优质、颇具妇幼特色的医疗保健服务。
昆明市盘龙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6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