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关于对政协盘龙区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第30号提案的答复
和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二甲医院产科新生儿科重点学科建设 应对二胎时代来临建议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感谢您对我区二甲医院产科新生儿科重点学科建设工作落实的关心,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 关于“制定盘龙区“十三五”期间,医院产科、新生儿科等重点学科的人才培养引进发展规划,予以政策支持,放宽人才引进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才培训培养,进而形成产科新生儿科人才培养引进梯队建设”问题
(一)基本情况
2016年盘龙区辖区内有二甲医院助产医疗机构5家(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国际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盘龙区人民医院),其中产科病床186张,医护人员191人,儿科病床149张,医护人员151人。2016年上半年(妇幼3+1模式)辖区助产医疗机构内分娩产妇4002例,其中二甲医院内分娩产妇2763例。预计下半年分娩数会因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以及规避农历羊年分娩而上升。
(二)人才培养引进发展规
医疗市场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竞争。医院要发展,尤其
是地处医疗资源相对密集的主城区,医院发展更离不开技术、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只有爱惜人才、重用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医院发展才会有出路。盘龙区”十三五“期间,医院产科、新生儿科等重点学科的人才引进计划20人, 主要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三支一扶人才招聘等方式进行人才引进。予以现对政策支持,放宽人才引进条件,加强人才培训培养,进而形成妇产科、新生儿科人才培养引进梯队建设。
根据《昆明市卫生科技人才培养实施办法(试行)》、《昆明市卫生科技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和《昆明市卫生科技人才培养实施细则(试行)》。 为加大我区各类卫生人才培养,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临床医学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培养力度,盘龙区人民医院推荐昆明市卫生科技人才培养“十百千”工程暨市临床医学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培养2名妇产科主治医师。
二、 关于“政府应加大盘龙区人民医院产科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的专业设备投入,尽快引进、培养专业人才,健全和完善产科、新生儿科建设,使重点学科得到建设和发展”问题
(一)专业设备投入、专业人才培养
2015年底已将购设含妇产科、新生儿科设备采购计划
(合计计划购置金额1994.493万元)报批至区政府相关部门,待经费落实后进行政府招标采购。2016年1月-6月,选送区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李文燕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新生儿科培训进修。
(二)加强产科重点学科建设
将“妇产科”列为盘龙区人民医院申报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5年已将相关申报材料报送至卫生行政部门。2016年云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审工作将于近期全面展开,为进一步加强区人民医院对云南省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评审与管理工作,提升医院对临床重点专科评审标准的准确把握,提高申报质量和临床重点专科的管理水平,区卫计局选派区医院管理人员3人参加2016年5月23日至25日云南省医院协会在昆明举办的“云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审与管理培训班”学习。
(三)将高危孕产妇管理作为工作重点
加强乡、村两级高危孕产妇筛查、识别的技术培训;加大筛查和识别工作力度,组织开展孕妇普查,全面逐级开展覆盖全区的高危孕产妇个案管理工作,将筛查出的合并动态因素≥20分的高危孕产妇定时上报昆明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并逐一监护;全区开展产检服务的机构均建立高危孕产妇的首诊报告制度和登记制度,及时将高危孕产妇报告区妇幼保健中心;各卫生院、村卫生室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危孕产妇管理台账,做到底数清楚、管理不漏;区妇幼保健中心准确、全面、系统地掌握全区高危孕产妇的情况,主动巡查,加强监督和指导;进一步加强疤痕子宫妊娠筛查管理,落实高危孕产妇管理责任制。
三、 关于“为应对眼前“二胎时代”的到来,产科新生儿科需求应采取托管方式,由省市三甲医院对口科室对基层医院产科、新生儿及重症监护室重点学科专科集体进驻进行托管,实施一对一传帮带,使更多省市内名医名家服务基层,即让基层群众享受“三甲”医院专家高水准的医疗服务,又通过带教指导迅速提高基层医院产科、新生儿科以及重症监护室医疗救治水平,应“二胎时代”的来临”问题
(一)确保危重孕产妇转诊抢救绿色通道的畅通
认真贯彻落实《昆明市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管理网络建设方案》,建立了区卫计局局长为组长,各机构负责人为组员的盘龙区孕产妇急救领导小组;建立了以昆明市延安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国际医院产科主任为组长的盘龙区孕产妇抢救技术专家组。辖区内各助产机构严格按照《盘龙区危重孕产妇抢救应急预案》(盘卫〔2016〕30号)文件要求进行抢救、转诊;同时,严格执行危重孕产妇抢救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或让孕产妇自行转诊。依据对口转诊的原则,充分与昆明市延安医院联动,进一步畅通孕产妇急救和转诊“绿色通道”,要求各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必须预留床位,不允许以无床位或其他任何理由拒收病人。
(二)高度重视危重孕产妇抢救工作
全区开展助产服务的机构高度重视每一位孕产妇的分娩工作,各机构均建立了危急孕产妇抢救应急预案。要求特别是对高危孕产妇的住院分娩和抢救工作必须举全院之力,由院领导统一协调、安排,确保科室之间密切配合,协同开展,最大限度地避免产时死亡风险。
(三)严格控制首次剖宫产率
强化“自然分娩”观念及知识培训和宣传,利用健康大课堂、孕妇课堂等机会对广大群众宣传“自然分娩”的健康知识;通过专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助产知识及技能培训;将剖宫产率/首次剖宫产率列入助产医疗机构产科资质审验的重要指标,通过产科质量检查,对违规行为要求限期整改,整改无效者给予相应处罚,或落实退出机制。
(四)加强自身建设
根据当前孕产妇死亡主要发生在医院的实际,我区通过举办适宜技术培训、对口帮扶指导、选派产儿科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等方式着力加强医院产儿科能力建设,建议适当提高产儿科人员的待遇,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创造坚实基础。
衷心感谢政协各位领导及和立委员对我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关心,特别是对加强二甲医院产科新生儿科重点学科建设应对二胎时代来临所提出的宝贵建议。我局将在区委、区政府领导及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认真做好各项卫生工作,做好二胎时代备战准备。希望您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多提宝贵意见。
昆明市盘龙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6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