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区民政局关于对政协盘龙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39号提案的答复
盘龙区民政局关于对政协盘龙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39号提案的答复
和川委员:
你提出的《建立养老协会的建议》的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盘龙区基本情况
(一)盘龙区老年人口现状
盘龙区是昆明市主城核心区之一,盘龙区辖区面积886.93平方公里,辖12个街道,共有71个社区和32个村委会。截止2016年12月,全区户籍人口54.77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12.0321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21.99%,全区老年人口密度呈现“中心高、外围低”的特点。
近年来,盘龙区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区共有养老服务机构11家,总床位1467张,其中公办3家,民办8家。在居家养老方面,现有各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7个,社区老年人“爱心食堂”14个。建立各类老年活动场所213个,85%的社区(村)已成立老年协会,老年志愿者团队296支,老年文艺体育活动队伍19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8个(中心22个,站3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100%。
(二)近年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所做的工作及成效
1.坚持政府主导,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把老龄工作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入区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和《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出建议提案,视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随着盘龙区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快的趋势,为加强全区老龄工作,及时调整充实了区老龄委工作机构,由区委领导任老龄委主任,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任副主任,相关部、委、办、局为成员单位,负责协调解决全区有关老龄工作问题,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民政局,具体承办老龄工作有关事宜。各街道(乡)、社区(村)委会也成立了老龄工作机构,并配备老龄工作专干,健全了区、街道、社区老龄工作机构,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确保了全区养老工作落到实处。
2.坚持以政策为依据、科学规划。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也纳入统盘考虑,盘龙区按照《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实施意见》,制定并下发了《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意见》,优化养老服务机构空间布局,将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布点专项规划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养老服务用房的地理位置、设计规范及报批程序等进行了明确要求。并在“城中村”、旧城区改扩建项目和新建居住(小)区规划中,积极与城市建设规划建设部门协作,把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公建配套范畴,严格按照不低于住宅建筑面积0.3%的比例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每处建筑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并按照《昆明市居住区公益性服务设施配建标准》与住宅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移交布局养老机构;在部分不具备规划养老用地的项目中,配建养老服务用房;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有关标准和规范,推动和扶持社区无障碍环境改造。目前,已确定了在8个新建小区或“城中村”改造项目在设计中明确了养老服务用房。
3.坚持建设服务网络,服务老年人。在养老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盘龙区积极构建服务网络,夯实“10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根基,即城区步行10分钟找到1个社区医护机构、电话求助10分钟得到养老服务。一是布局社区医疗服务设施网络。盘龙区先后在城区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8个(中心22个,站36个)。目前,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100%,在提供服务过程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免费为老年人建立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并将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对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规范管理,为其提供定期检查和康复、非药物治疗、家庭保健和特殊情况应急处理等相关指导。对孤寡老人实行免挂号费、免上门服务费、降低检查治疗费等优惠,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二是搭建信息化服务网络。落实电话求助10分钟服务,区级建立了GPS助老信息化服务平台,由服务中心联动110、120、119、派出所、社区工作站、家政公司、便利店、超市等400多家协作单位提供服务,开通了24小时紧急救助和生活需求服务专线,助老服务中心自开通至今共接听电话1.5万余次,紧急救助突发疾病147人次,咨询政策7640余次,生活服务6320余次,其他业务2100余次,形成了独具盘龙特色的10分钟信息化养老服务圈。三是打造专业化队伍网络。盘龙区坚持走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的路子,成立了全省首家由昆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授权并获准了《云南省职业培训许可证》的“昆明盘龙区老年护理培训学校”,对“40·50”就业困难人员、低保人员进行免费培训650人次,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在实践中形成了专业化、特色化服务。
4.坚持政府保基本,提供多层次养老保障。坚持“政府保基本、社会力量参与”的举措,针对各类老年群体布局服务设施,确保在各个层级实现养老服务零距离。一是政府投入保基本。4个公办养老机构重点为盘龙区237名城市“三无”、84名农村“五保”老人和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和护理服务。对失能、半失能困难老年群体有针对性地提供特殊化服务,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需求。截至目前,为104名失能、半失能困难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支付服务费35多万元,使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困难和需求得到解决。盘龙区全省率先通过发放“居家养老服务券”购买服务,近三年来为盘龙区的“三无”老人、孤寡老人、特困老人、重点优抚对象等九类老年人提供服务6,652人次,资金支出370万元。对专业住养机构,根据老年人自理能力,给予入住满半年以上每个床位每月50元的运营补助。对达到标准要求的养老服务机构,每张床位给予5000-10000元不等的建设补助。二形成救助服务体系。为解决困难、独居、空巢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近三年来把盘龙区60岁以上4000名贫困老年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共发放保障金6100万元;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其法定赡养人、扶养人确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实施城市“三无”、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有力保障贫困老年人的养老和基本生活。拓展救助范围,为991名老年人提供临时困难救助、特殊困难救助、支出资金123.58万元;建立健全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基本情况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共为32581名老人发放1460余万元高龄补助;坚持节日期间走访慰问,慰问困难、空巢、百岁老人2200名,发放慰问金、慰问品45万元;为符合规定的老年人100%办理《云南省老年人优待证》。三是社会融资建高端。目前,全区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9家,形成了集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旅游养老、老年病医院、老年大学和服务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端养老服务机构。
二、存在不足
(一)养老服务设施规模小、档次低,服务平台作用发挥不够。养老服务设施是为老年人服务的平台,要发挥养老服务设的覆盖效应,就需将养老服务设施建在人口相对集中、交通便利、公共设施较全的地域。但是,由于早期城市整体规划严重缺位,街道、社区,特别是老旧社区可用于设立养老服务设施的公共用房基本没有。目前,盘龙区几家养老服务设施所处位置都很偏僻,都不在主干路段,而且都是租赁用房,费用较高,导致建设规模小,设施条件差,服务档次低,功能不完善,日常运行艰难,影响面较小,致使老人入住率偏低,平均入住率在60%左右。
(二)养老服务方式和内容不全面,服务功能比较单一。
盘龙区开展的养老服务内容和项目主要有提供生活照料、就餐送餐、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但实际上由于服务机构人员技能所限,绝大部分老年人只是享用日常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而对失能老人和半失能老人康复护理、特殊照料服务则比较少。特别是针对越来越多老人需要的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等难以满足,生活品位的高水平个性化的服务项目,还很欠缺,养老服务内容与老人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错位。
(三)老年人集中养老的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老年人的服务购买意识不足。中国老人有根深蒂固的家庭养老观念,不愿意甚至不接受机构养老,很少会有老人主动选择入住养老机构,整体服务购买意识不强。另一方面老年人的服务购买水平较低。盘龙区普通养老院收费标准并不算很高,身体健康能自理的老人,收费标准一般在2000元至2500元,全护理虽然高一些,但也很少超过3000元。很多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在1500-2000元间。也就是说一个老人入住一个较为满意的养老机构,除去支付给养老机构的费用后所剩无几,老年人整体服务购买能力水平较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
三、关于养老协会建立问题
目前,整个昆明地区只有昆明市成立了养老协会,主城区的几个区都没有成立养老协会,盘龙区成立了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会,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区民政局决策部署、深刻领会和把握当前为老年服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积极适应全区经济社会的新常态,努力发挥综合协调、参谋助手、督促检查三项职能,以街道为依托,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紧紧围绕 “五个老有”的老龄工作目标,积极作为努力解决老年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老年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特困老年人服务”为核心,紧紧抓住为资助特困老年人和 “五老”解决住房难、基层老年人中心设施设备购置等中心工作,走村入户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并与相关街道的老龄专干共同研究,确定资助对象,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特困老年人身上。同时盘龙区作为云南省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昆明市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会安排的“关爱失能老人•共享生命尊严”助老工程公益项目的试点单位,盘龙区老促会主动配合区老龄办工作,充分发挥老促会为老龄工作拾遗补缺的作用。同时与区老龄办一道,团结一心,协调一致,形成良好的工作合力,共同努力做好为老服务工作,得到了特困老年人和各街道老龄专干的广泛好评。
感谢和川委员对盘龙区老龄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你的建议将使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希望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此提案于8月24日上午,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在盘龙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办公室与和川委员进行了面商,和委员表示“对面复协商情况满意,希望我区就养老产业的服务提前考虑,建立相应服务指导机构。”
联系人:殷兆国 联系电话:6381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