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名词解答
脱贫攻坚名词解答
1.什么是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构建政策、项目、措施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机制,解决扶贫政策和资金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
2.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
3.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要坚持好哪些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州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强化政府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鼓励先富帮后富,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三是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四是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五是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六是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
4.什么是“两个确保”?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脱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5.脱贫攻坚“四个切实”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在贵州调研时提出脱贫攻坚要“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
6.对困难群众的“三个格外”是什么?
习近平提出对各类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
7.脱贫攻坚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是什么?
不断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要重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
8.什么是“两不愁三保障”?
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9.什么是“两出、两进、两对接、一提升”?
推动农村劳动力和农产品包括深加工产品走出农村进入市场;以项目和企业为载体,着力引进有针对性的项目和适合的企业,引导资金资源和人才技术进入农村;对接市场,畅通农村生产要素和市场的衔接渠道;对接农民意愿,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提升农村地区生产组织化程度。
10.脱贫攻坚的“十大工程”是什么?
市场对接工程、公共服务对接工程、农村组织化提升工程、社会动员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特色产业增收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宜居农房建设工程、易地搬迁移民工程、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工程。
11.脱贫攻坚的“七个一批”是什么?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务工增收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健康救助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12.精准脱贫的“十项重点工作”是什么?
村级道路畅通工作、饮水安全工作、危房改造工作、特色产业增收工作、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教育扶贫工作、卫生和计划生育扶贫工作、文化扶贫工作、贫困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电力保障工作。
13.脱贫攻坚“十大要件”是什么?
一是领导精力要集中到脱贫攻坚上;二是财力支出要使用到脱贫攻坚上;三是项目布局要倾斜在脱贫攻坚上;四是基础设施要优先在脱贫攻坚上;五是工作作风要展现在脱贫攻坚上;六是排忧解难要着力在脱贫攻坚上;七是改革举措要结合在脱贫攻坚上;八是力量组织要集合到脱贫攻坚上;九是用人导向要体现在脱贫攻坚上;十是工作落实要显示到脱贫攻坚上。
14.建档立卡“五清”是什么?
一是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基础档案,做到“底数清”;二是摸清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做到“问题清”;三是摸清以往扶持情况、扶持效果,提出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做到“对策清”;四是确定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四定两不”,即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不脱贫不脱钩,做到“责任清”;五是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确定脱贫时限,做到“任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