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解读 | 看盘龙融媒体如何发展
系列解读 | 看盘龙融媒体如何发展
为有效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让党的声音成为网上最强音,经过精心筹备,5月28日,“云融盘龙”APP将正式投入运行。这是盘龙区委宣传部在做好盘龙辖区新闻宣传工作,谋划切合实际、具有特色的媒体融合之路,力争在全市乃至全省县级媒体融合中提供有价值的“盘龙样板”而进行的改革创新。同时也是盘龙区作为全省“融媒体+大政务”试点县区、昆明市第一批融媒体建设试点,在其探索之路上迈出的又一步。
昆明信息港以连续报道的方式,逐一展现并解读盘龙区先试先行,推行“融媒体+大政务”的可行经验。
系列报道一:
“融”构筑起真正意义的全网传播体系
在盘龙融媒体建设之前,盘龙区的宣传存在新媒体资源上缺乏输出核心、管理成本高、工作负荷大、工作数据(图片、视频、音频)难以管理和运用等问题。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盘龙区决心根治痛点,运用定制化服务,用最新的互联网思维和最前沿的新媒体理念来谋划其新闻宣传发展新格局。
今年3月26日,盘龙区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运行,初步实现新闻管理、网络管理等新的融媒功能。盘龙区融媒体中心空间改造和设备购买等基础建设工作于5月24日全部到位,融媒体中心核心组成部分“云融盘龙”APP也于5月20日上线测试,整个融媒体中心建设于5月28日前全面完成。
作为全省“融媒体+大政务”试点县区、昆明市第一批融媒体建设试点,盘龙区融媒体中心主要传播平台为“两微一网一端”,暨盘龙发布微博、微观盘龙微信公众号、盘龙新闻网(昆明信息港盘龙频道)、“云融盘龙”融媒体APP组成,后期抖音号作为短视频补充。
盘龙融媒体构架的形成,初步实现了媒体融合时代县区新闻生产的提质升级,以及“盘龙样板”的改革创新。
系列报道二:
内容管理平台实现信息生产五大流程一体化管理
宣传工作中,内容管理是盘龙融媒体建设中的一大核心。盘龙融媒体内容管理平台以内容的生产传播为主线,涵盖了内部用户管理、互联网用户管理、新媒体内容发布管理、可视化产品制作、传播效果评估等系统功能,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从“产”到“销”,再到“总结提升”的全链条式延伸。
按照平台建设的初衷,该平台要实现信息内容生产的“采、编、审、发、统”五大流程的一体化管理。可对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等融媒体资源进行集中管理,一次编辑,多渠道分发,也就是说,内容管理平台支持跨平台跨终端的统一内容发布,可将审核完成的稿件一键发布到PC端、微信、微博、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并支持PC、手机、iPad、智能电视等多终端展示。
系列报道三:
融媒体数字管理让海量图片视频实现智能化收纳
今后,盘龙将实现全区各类实时新闻、消息,尤其是图片、视频等视觉化新闻、消息的快速发布。更重要的是,通过移动端政务信息公开,进一步畅通政民沟通渠道,形成为民服务、咨询办理、指尖问政等政民互动的良好“生态”。
盘龙融媒体中心建设中的一大成果,就是由昆明信息港建起了数字资产智能管理平台。该平台分为图库(一期)、音频库、视频库管理(二期),可以有效汇聚碎片化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实现物体识别、人脸识别、文字识别、语音识别,实现视觉资源的智能化聚合,智能化存储、使用和分发。数字智能管理平台建立之后,实现了方便地存储和取用。
系列报道四:
大数据解决宣传和舆情工作中的痛点
以往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平台众多、渠道不完善、及时性不足等情况,通常会导致信息监测、分析、研判难度较高的痛点。为此,盘龙区于2018年向昆明信息港提出了宣传舆情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需求,该平台是一个宣传、舆情工作管理平台,目前系统有重点舆情分析、媒体报道统计、两微考核、台账管理等功能。
盘龙区宣传舆情大数据管理系统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成果的有效体现,实现了对大量数据的采集、清洗、入库、挖掘、分发、应用的流程。网络舆情模块通过大数据技术,实时从网络上获取公开发表的涉及盘龙区的网络信息(包括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论坛、博客等),进行清洗、标签化、入库、分析等一系列工序,形成可用的网络舆情数据库。这样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可以满足宣传部短时间内进行网络舆情的查询、筛选、溯源等需求,并可对重点对象进行关注,形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