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区民政局关于对市十四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282号建议的答复
盘龙区民政局关于对市十四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282号建议的答复
李 莉、张艺莹、罗丽萍、余晓玲、赵嫦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盘龙区北市区建办一所老年大学》的建议,已交我局协助办理,我局对诸位代表提出的当前盘龙区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做好老年教育的发展规划、发挥主动性、加强理论与实践探索方面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再满足于过去那种单一的“物质养老”生活方式,而是要求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追求更高雅、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为宗旨的老年大学,是实施老年人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近年来,老年群体对学习的热情逐步提高,很多老年人在老年大学的学习中获益匪浅,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想通过老年大学的学习充实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
近年来,盘龙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把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城市布局总体规划,列入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区政府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开展养老工作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2017年,区委、区政府把养老服务工作列入城市品质提升“十大工程”和现代服务业发展“1281”工程,确保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得到满足。
一、 基本概况
盘龙区辖区面积886.93平方公里,辖12个街道,共有71个社区和32个村委会。截止2018年12月,全区户籍人口57.0949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12.5765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22.03%。100岁以上人口25人。
二、 辖区内老年教育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随着盘龙区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政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许多工作涉及老年群体。工作中区政府充分认识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社会老年大学作为一个为老年群体提供学习的场所,对老年群体的学习、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老年群体还会极大地影响其他群体。本着“老人安天下安”的指导思想,为充分发挥社会老年大学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优势。近年来盘龙区大力发展老年人教育,目前辖区内共有盘龙区老干部局老年大学、盘龙区老干部局老年大学金星校区、金江路社区老年大学、鼓楼社区老年大学、长寿路社区老年大学、枫桥尚院老年大学、健和助老之家老年大学、盘龙区社会老年人大学等8所公办、民办老年人大学为一体的老年教育网络,目前共开设了钢琴、古筝、电脑、书法绘画、法律、太极、合唱、舞蹈等多种特色班,参加学习的老年人达5000余人。
盘龙区辖区的老年大学在区民政局的监管下,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和“学、乐、为”相结合的办学原则。把老年大学真正办成了老年人的政治活动的中心、学习文化的课堂、文化娱乐的场所、安度晚年的乐园。盘龙区辖区内老年大学在办学过程中积极拓展老年教育的社会功能,致力于发挥老年学员的智力优势,参与发展和服务社会,让广大老年学员的智慧和才华融入社会,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实现社会价值;发挥部分学员政治优势,发挥老年大学艺术人才的优势,以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为社会文化活动增光添彩;发挥老年大学体育人才优势,协助社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对居民健身进行指导服务;发挥老年大学书画摄影优势,传播民族文化,讴歌时代风貌;发挥老年大学的团队优势,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发挥老年大学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改变学员“年老无用”的心理、观念,增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感、成就感。
五位代表提出的在盘龙区北市区建办一所老年大学的建议,对发展老年教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意义重大。目前,盘龙区北市区正在进行生物小镇、国家植物种子库、青龙山连片规划开发建设,在前期规划中已经把相应的养老基础设施用地列入了规划,在下一步的开发建设中,盘龙区民政局将积极与规划、国土、住建部门对接协调,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相结合,不断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健全完善盘龙区老年教育体系,根据北部片区老年人实际需求建盖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的综合性为老服务设施,为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有一个开展学习、娱乐陶冶情操的场所,满足盘龙区北部片区老年人多样化的晚年生活需求。
三、 辖区内老年基础设施配建情况
根据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实施意见》(昆政发[ 2014) 53号)文件,盘龙区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移交的要求,对养老服务用房的地理位置、设计规范及报批程序等进行明确要求,在“城中村”改造、旧城区改扩建项目和新建居住(小)区规划中,积极与城市建设规划建设部门协作,把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公建配套范畴,严格按照人均(常住人口)用地面积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新建、改(扩)建项目,住宅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按照不低于住宅建筑面积0.3%的比例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每处建筑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做好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对配建的养老服务设施,由项目开发商与国资局、区民政局和各街道签订配建协议。做好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对配建的养老服务设施,由项目开发商与国资局、区民政局和各街道签订配建协议。截至2019年6月,全区共签订了7个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协议,初步配建面积4931平方米。
四、 下一步工作
下阶段,盘龙区将结合经济发展,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老年教育体系,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权利,推动老年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有效满足老年人求知、求乐、求友等精神方面的需求。
一是改善现有办学条件。优化整合街道办、社区公共资源,实现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等设施资源共享,完善街道、社区办老年大学办学条件,逐步拓宽老年大学办学渠道,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民捐资助学或提供闲置场地,进一步提升街道、社区办老年大学办学质量和水平。
二是合理引导社会需求。统筹规划老年大学网点布局,强化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增强街道、社区老年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在方便老年学员就近入学的同时,实现新增老年大学学员向各街道、社区老年大学分流。
三是在配建的养老服务设施内开展老年教育。推进俊发城项目中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的磋商工作,早日实现项目中的养老服务设施落地投入使用,方便服务周边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同时,做好在北市区已经初步配建的4个养老服务设施(龙头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羊肠小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江东铂悦湾项目、清水中梁华章项目),共1503.9平米的养老服务用房的配建跟进工作,实现在2020年完成移交工作,移交后将把4个配建的养老服务用房用于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满足周边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文化娱乐需求。
感谢5位代表对盘龙区民政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你的建议将使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希望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此建议于7月11日上午,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在东风东路12号与5位委员进行了面商,代表们表示“请按照答复中下一步谈到的第三条推进俊发城项目中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的磋商工作,早日实现项目中的养老服务设施投入使用,来推进建议的实现。对答复结果满意。”
联系人:殷兆国 联系电话:63810189
昆明市盘龙区民政局
2019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