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 www.kmp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9151-201912-163887 主题分类: 2019年
发布机构: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19-08-16 17:37
名 称: 盘龙区民政局关于对盘龙区第十六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第110号建议的答复
文号: 关键字:

盘龙区民政局关于对盘龙区第十六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第11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08-16 17:37
字号:[ ]


盘龙区民政局关于对盘龙区第十六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第110号建议的答复


王琼华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水源区年满60岁老人养老的问题》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健康、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服务问题日趋严峻。为应对盘龙区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增长,满足广大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特别是改善特困、独居、空巢老年弱势群体的生存条件,提高生命生活质量,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养老服务。盘龙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互助”的方针,按照“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要求,通过完善政策体系,统筹各类资源,优化发展环境,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能力,突破发展瓶颈问题,建立起了以提供生活照料、就餐送餐、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为主要内容,以保障特殊困难老人为重点,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一、 盘龙区老年人口基本情况

盘龙区辖区面积886.93平方公里,辖12个街道,共有71个社区和32个村委会。截止2018年12月,全区户籍人口57.09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125765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22.03%,100岁以上人口25人。

二、 健康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快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健全网络,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结合城乡社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采取“机构+社区+家居”养老三结合的模式,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全区采取公办民营、选址新建、整合社区闲置资源和租用房屋改(扩)建等方式,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化零为整”、闲置砖厂、闲置校舍的方式,建设多个老年活动室进行了修缮、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使其重新焕发涉农街道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活力。通过开发企业配建方式在新建小区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签订7个配建协议,完成配建面积4931平方米。二是推进社区老年人“爱心食堂”建设。为解决部分高龄、独居、空巢、困难、残疾这五类老人吃饭难问题,在社区开设 “爱心食堂”服务老年人群。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财政扶持、爱心互助的建设模式盘活街道社区闲置场地;通过吸引社会力量形成多方参与、多元经营、服务灵活多样的管理运营模式盘活社会资源。通过实行“中心布点、边缘配送”的服务模式盘活服务效率,从2013启动建设社区老年人爱心食堂工作至今,在8个街道建设16个爱心食堂,解决了6000余人次就餐问题。

(二)加快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制定下发了《实施幸福盘龙加快发展健康养老2017年实施方案》、《实施幸福盘龙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三年行动计划》、《盘龙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营运管理实施意见》、《盘龙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盘龙区“互联网+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其中《实施幸福盘龙加快发展健康养老2017年实施方案》对符合规定资质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入住满6个月以上并年检合格的,给予床位运营补助,每张床位每月补助100元。开办社区老年人“爱心食堂”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2万元,正常运营的给予粮油补助每年2万元,每月给予工作人员工资补助1000元。 

(三)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

2016年,昆明市被民政部、财政部列为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首批改革试点地区。省、市民政部门明确盘龙区在此次改革试点中重点承担了建立“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两项改革试点任务。2017年启动,利用国有闲置资产建设盘龙区“互联网+”智慧养老体验信息中心指挥。从盘龙区已有的“GPS助老信息服务”升级改造到能为有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为老年人提供“互联网+养老”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目前该中心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中,建成后将设立日间照料、医疗康复、社会工作等多个服务,立足盘龙,辐射全市,积极开展“互联网+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通过第三方进行线下提供面对面服务的方式,为广大居家老人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优质高效的居家养老服务。盘龙区还积极探索“老年协会+老年体协+居家养老”的服务管理模式,吸引更多老人走出家庭,融入社区,让每个老人有交流、有参与、有事做,生活充实。

(四)开展“关爱失能老人·共享生命尊严”工作

2019年在涉农的滇源、双龙街道开展工作为60名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服务。使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困难和需求得到解决。

(五)高龄补助情况

建立健全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基本情况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盘龙区2019年上半年共为18263名老人发放712.96万元高龄补助,为符合规定的老年人100%办理《云南省老年人优待证》。

三、 下一步工作

(一)大力推行社区老年人“爱心食堂”。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老人受益”的工作思路,积极引导辖区爱心企业和社会人士充分利用社区办公用房、公益用房及辖区单位共建共助的办法开办“爱心食堂”,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问题。2019年将新增3个社区老年人“爱心食堂”。

(二)切实提升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依托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拓展养老服务功能。鼓励建设互助式养老服务设施。加强涉农街道敬老院建设和改造,推动服务设施达标,满足农村社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为农村社区低收入老年人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养老服务。

(三)落实低保政策文件确保工作有序开展。按照国家、省、市各级民政部门的工作要求,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水源区群众生活问题,为巩固和提升松华坝水源区保护工作,增加水源区群众的认同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健全松华坝水源区生态保护补助机制。盘龙区民政局将加大工作力度,坚决执行上级下发的相关低保政策文件,做到不走样、不变形,依法依规、规范操作、严格执行,确保城市低保工作“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精准施保、动态管理”。低保政策执行以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本地低保标准为要件,经户主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发榜公示、街道审核、区级审批等一系列规范程序,通过后纳入低保保障范围,领取低保金解决其生活困难问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根据省、市文件要求及时给予调整。在规定时限内将符合享受低保救助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对不符合享受范围的边缘人员在其遇到临时困难时,及时启动其他救助程序,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给予临时、特困基金救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感谢王琼华代表对盘龙区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高度重视您的建议,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希望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此建议于7月5日上午,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在盘龙区松华街道办事处大摆社区与王琼华代表进行了面商,王代表表示“满意”。

联系人:殷兆国    联系电话:63810189


昆明市盘龙区民政局

2019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