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对盘龙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38号提案的答复
昆明市盘龙区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对盘龙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38号
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胡海霞委员:
您在政协盘龙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以“一网通办”为抓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第38号),我局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结合相关单位的协办意见,现回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面临挑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盘龙区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抢抓重要战略机遇,立足自身优势,着力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全区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跃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三名,2018年突破700亿元。获评“云南省民营经济综合十强县”、“云南省2017年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进位县”称号。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全区以实施现代服务业“1281”重点工程为抓手,持续构筑“南北呼应,两翼齐飞”发展格局,聚焦商贸、科技、金融、文化创意、都市旅游、大健康等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在盘龙得到长足发展,商贸、科技、文化旅游休闲、汽车贸易及服务业态发达,楼宇(总部)经济、高端商贸、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基础深厚,已形成以“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为特点的城市商业传统。2018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5.1亿元,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212.7亿元,同比增长24.3%;第三产业增加值487.86亿元,同比增长5.1%。三次产业比进一步优化为0.72:30.14:69.14。以产城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楼宇总部经济快速发展,楼宇总量和规模跃居全市前列,北京路楼宇(总部)经济带雏形已显。2018年盘龙荣获“中国楼宇经济最具投资价值城区”称号,是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县区。全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窗式”三级联动综合办理,在全市率先设立投资服务窗口、首家试点开展“政务吹哨、部门报到”投资项目会商汇办工作,组建全省首支“导办队伍”,荣获“2019年中国最佳国际营商环境城区”称号。
诚如您所说,与昆明其他主城区横向比较,盘龙区发展受以下因素制约:一是从经济结构看,工业园区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但盘龙是昆明市唯一没有工业园区的县区,随着主城工业企业“退二进三”的实施,更多的优势工业企业又将外迁。二是从生态建设看,全区辖区面积886平方公里,其中松华坝水源保护区面积629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71%,全区生态保护任务艰巨。三是从土地要素看,盘龙区建成区面积仅有59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供应极其有限,且集中于昆明城市核心,建设用地主要靠“三旧”改造获得,难以满足建设的基本土地供应需求。因此,受资源要素制约,产业支撑不强,内生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强,营商环境需进一步提升,始终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区委、区政府对此具有清醒的认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举措。
二、相关工作进展及下步措施
您提出的以“一网通办”为抓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相关建议很有意义,契合我区现阶段情况及下步发展方向,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吸纳和借鉴。
区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全区经济工作的思路就是要聚焦重点片区规划建设,持续提升楼宇(总部)经济、金融服务、汽车服务等发展水平,着力培育商务服务、科技服务、大旅游、大文创、大健康等重点产业,不断提速提质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发展新动能。而营商环境是推动发展的重要软实力,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兴衰、生产要素的聚散、发展动力的强弱。要实现前述发展目标,必须聚焦堵点提效率、优服务,擦亮我区营商环境“金招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全力打造盘龙一流营商环境。
(一)机构设置及组织领导情况
根据机构改革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盘龙区将原区政府政务服务管理局的职责,相关部门的电子政务管理、行政审批职责,以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职责等整合,组建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加挂区行政审批局牌子,以更好地推动和促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全区行政审批事项系统建设和管理、审批流程调整和优化,努力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在区科信局加挂区大数据管理局的牌子,强化相关工作。
为加强对全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的领导,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各项工作,成立了由书记、区长任组长的盘龙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政务服务局(简称“区营商环境办”),办公室主任由区政府办主任兼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由区政务服务局局长兼任。领导小组下设10个专项工作组,分别负责牵头推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各项重点指标、重点领域工作。
同时,加强督查问效,明确由区纪委监委牵头,区委目督办、区政府目督办配合,负责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区对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纳入政府重点工作督查范围,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督查重点,创新督查方式,实施全程督查、长效督查和节点督查。结合改革任务,制定专项督查方案,定期对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工作安排以及出台的改革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重点区域、重点部门和窗口单位开展日常督查,确保改革任务全面落实。
(二)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
一是开展“一网四中心”建设,设立了昆明市盘龙区政务服务中心、昆明市盘龙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昆明市盘龙区投资服务中心、盘龙区党群服务中心。全区共355个事项进驻到各分中心及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站)进行办理,其中,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事项共289项,实现了应驻尽驻。
二是设置综合窗口,打造“一网通办,一窗办”。按照“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模式,结合我区实际,整合了卫计、教育、住建等19个部门窗口,由43个窗口压缩至目前8个窗口,可“一窗式”综合办理183个事项,打破了单一传统部门审批格局,真正形成线上线下的便民利企盘龙政务服务新模式。
三是梳理完善“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结合权责清单,梳理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两次,共112项。
四是推行“容缺受理”服务机制。实现从串联办理模式向“边受理边完善材料”的并联办理模式的转变,进一步推动企业投资项目快速落地。
五是推出十大便民措施。按照“人性化、智能化、现代化”的理念,同时搭乘“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快车,区政务服务中心推出了书香昆明,自助上网申报,母婴十平方,用水、用电、用气、公证、律师等第三方服务,网上预约办理,自助办理终端机,自助上网申报区,免费打复印区,免费WIFI,免费EMS快递服务、导办服务等便民措施。
六是组建全省首支“行政审批服务队”,通过并联审批,由区级分管领导或区政务局领导牵头会商汇办,相关部门领导配合协调,对投资项目提供审批代办服务,对企业申办提供事前咨询指导、事中全程推进、事后定期跟进的全流程服务。
七是全力推进“就近申办”,梳理下放26个民生事项到街道、社区,实现“就近申办”。
八是按照《昆明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前置库与接口规范》,将数字盘龙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平台涉及19个业务部门,183个事项办理的数据交换至昆明市平台,通过市平台与省、国家平台进行数据互联互通。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全面实施审批服务综合受理“一窗通办”。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进一步推动依申请的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征收事项,以及所有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大厅统一办理。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现“一窗通办”。
二是深入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实现“一网通办”。建设全区政务服务“总门户”,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贯通的政务服务“一张网”。持续梳理、分批公布 “网上办”事项清单,对大多数事项推行在线咨询、在线填报、在线审查、在线办理。充分整合区、街道、社区办事大厅等资源,打造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超市,加快建设盘龙“一公里政务服务圈”,开展不动产登记全城通办试点。
三是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全程电子化注册登记、“3550”等各项改革,健全完善 “容缺受理”机制。加快推进审批服务“掌上通办”和“全区能办”。推广运用“一部手机办事通”,进一步对移动端办事APP的网上预约、进度查询、事项移动申办等功能进行完善。在完成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基础上,梳理公布首批“全区办”事项清单并进行动态调整。借助网上办和网上代办机制,对办理量大、办理频次高的事项,推动实现全区通办、跨区能办。
四是持续“减证便民”,进一步对全区保留的证明材料进行精简。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开具单位无法调查核实的证明一律取消,能被其他材料涵盖或替代的证明一律取消,能通过基本证照替代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大力推进省、市、区之间,职能部门与街道之间政务信息共享,从源头上避免“奇葩”证明等现象。
五是严格落实首问首办、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延时服务等制度,充分发挥“导办队伍”“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等作用,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做好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和会商会办,持续深化“政务吹哨、部门报到”投资项目会商汇办机制。
六是全力推进数据共享。按照市级统一安排部署,强化数据支撑,按照无条件归集、有条件使用原则,整合各部门政务信息资源。坚持联网通办是原则、孤网是例外,政务服务上网是原则、不上网是例外,原则上不再批准单个部门建设孤立信息系统。按照谁建设系统、谁负责对接的原则,凡面向群众和企业办事的系统必须接入昆明市政务云和网上办事平台,凡群众和企业办事需要的数据必须归集到全市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此提案此提案已于2019年10月18日与胡海霞委员进行了面商,胡海霞委员对提案答复表示满意。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盘龙发展的关注,我们坚信,在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共同努力,盘龙的投资和发展环境一定会更优化,产业一定会更兴旺,盘龙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希望您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共同推动盘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联 系 人:沈洋
联系电话:63330294
昆明市盘龙区发展和改革局
2019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