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对盘龙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63号提案的答复
昆明市盘龙区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对盘龙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63号
提案的答复
蔡永霓委员:
您在政协盘龙区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疫情新常态下多措并举提升盘龙经济活力的建议》(第63号),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结合区属有关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盘龙区应对疫情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区委区政府密切监测经济运行情况,精准分析研判经济形势,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的各项惠企扶持政策措施,扎实开展“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保障各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稳增长及应对疫情促进复产复工各项政策措施,出台《盘龙区支持企业有效应对疫情促进复产复工的15条措施》,兑现区级各类企业奖励扶持资金3800余万元,先期免除非国有中小微企业及个体租户一个季度租金900余万元,上半年为企业减免养老保险费4.26亿元、医疗保险费1.92亿元、工伤保险费1098万元、失业保险383.35万元,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营,全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市场消费信心逐步回暖,主要经济指标逐月回升。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扭负为正,同比增长0.1%;1-3季度,同比增长1.5%,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出台《昆明市盘龙区关于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采取资金支持、政策引导、环境营造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同时,拟出台《盘龙区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市场主体信心。
三是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制定《盘龙区关于加强部门街道联动协同服务经济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发挥部门、街道优势互补作用,联动协同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产业,共同为辖区经济、辖区企业做好服务,及时为企业纾解困难和存在问题。
四是制定《盘龙区区级领导挂钩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方案》,由区级领导采取恰当方式与挂钩企业建立沟通联系,经常走访调研挂钩企业,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五是按照国家出台的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制定出台《昆明市盘龙区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工作方案》《昆明市盘龙区减税降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责任、细化任务,形成上下联动、财税协作、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的联动机制。
二、下一步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
贵委提出的建议我们将充分吸纳借鉴,在下步工作中加以落实,多措并举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辖区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加快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绿色发展
“十四五”期间,全区将大力推进水源区绿色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处理好水源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努力实现市委赋予我区“城市饮用水源保护样板区”的定位目标。确保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环境良好,水质稳定达标,为全市人民筑牢北部生态屏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建设宜居美丽乡村,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深入挖掘水源区农业农村特色,重点发展绿色生态有机、科研示范农业,引导水源区农业向绿色化生态化有机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多渠道保障和提升水源区低收入群体利益。优化农业总体布局,重点打造“3+N”有机农业种植区,即有机蔬菜种植片区、有机经济林果片区、有机烤烟片区、云菌云药发展带和多个农业服务点。做大做强云菜、云果、云烟三大支柱产业,培育云菌、云药两大主导产业,以云菜、云果为重点加强绿色有机品牌建设。
(二)提升楼宇经济夯实平台支撑
以建设“区域性国际楼宇总部经济示范区”为目标,坚持向立体空间要效益,加快以楼聚产,聚焦现代服务业,推动楼宇经济向高品质迈进,围绕东风广场中央商务圈、北京路楼宇经济带,打造一批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核心城区相适应的高品质楼宇。贯彻落实《盘龙区关于加快楼宇(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楼宇经济扶持办法和措施,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对商务楼宇、总部企业、创新创业楼宇(园区)、知名酒店、招商中介、企业高管、高级人才等进行奖励扶持。继续深化“1+1+6”楼宇服务模式,引导楼宇总部经济向高品质发展。拟建立盘龙区楼宇经济大数据库,搭建盘龙区楼宇经济大数据平台,全面直观反映盘龙区楼宇经济发展情况。以楼宇总部经济的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数据化为重点,细化“楼宇+核心商圈”“楼宇+特色街区”等融合发展模式,全面提升楼宇经济内涵和质量,提升楼宇产业服务及辐射功能。
(三)鼓励支持夜间经济繁荣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昆明市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精神,结合盘龙区实际,起草《盘龙区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意见》。以各商业综合体、商圈及特色街区的夜间经济型态为主,充分依托百年滇越铁路风情街、田园坊、欣都龙城、同德广场、恒隆广场等特色街区或大型综合体,开发夜晚消费新品种,举办富有地方夜间文化传统特色的各类主题节庆活动,促进深夜影院、深夜书店、街头艺术表演等夜间文化娱乐业态的健康发展,努力营造夜间经济消费氛围,打造夜间经济示范点,不断提升城市活力,促进消费繁荣复苏。
(四)适度布局“地摊经济”
按照《盘龙区临时市场规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占道经营服务保障工作助力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关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扎实做好占道经营服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和相关精神,坚持便民不扰民,允许在部分区域设立临时市场,对各街道办事处上报的19个临时市场设置申请,开展现场勘验、现场指导,做到成熟一批,核准一批。同时做好“地摊经济”相关管理服务工作,规范经营,杜绝因“地摊经济”导致的环境脏乱差、交通堵塞、“三无”产品肆意等问题发生。
此提案于2020年11月17日与蔡永霓委员进行了面商答复,蔡永霓委员对办理工作表示满意。
最后,衷心感谢贵委对盘龙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坚信,在贵委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盘龙区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希望贵委继续发挥优势,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共同推动盘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联 系 人:叶长英
联系电话:63330294
昆明市盘龙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0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