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 www.kmp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9151-202107-429942 主题分类: 新闻发布
发布机构: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1-07-21 20:04
名 称: 盘龙区举行“落实中国共产党昆明市盘龙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街道专场
文号: 关键字:

盘龙区举行“落实中国共产党昆明市盘龙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街道专场

发布时间:2021-07-21 20:04
字号:[ ]

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昆明市盘龙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7月21日,由中共盘龙区委宣传部、区政府新闻办组织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盘龙区“落实中国共产党昆明市盘龙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街道专场(第二场)在区融媒体中心举行。

会上,金辰、青云、龙泉、茨坝街道新闻发言人详细介绍了各街道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经验亮点。同时,中央驻滇媒体、省市相关媒体、网络媒体及新媒体通过网络全程参与本场发布会;盘龙区官方微博@昆明盘龙发布以及“云融盘龙”APP对发布会进行了全程图文直播。

金辰街道:党建示范引领效应逐步显现

近年来,金辰街道致力于加快党建品牌塑造,凝心聚力发展,从抓牢基层、打实基础入手,示范引领效应逐步显现:主干道北京路党建示范走廊建设“带”动政兴民心,雄达茶城“党建引领诚信经营”品牌建设“点”亮非公经济,映象社区红色物业“邻里桥”“连”接家里家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导”引和谐稳定。

2021年,金辰街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经抽样显示,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763元;同时,限额以上餐饮业、资质内建筑业、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等几项GDP支撑性指标完成情况均达到预期水平。

目前,金辰街道共有纯商务楼宇9栋,入驻企业1512家,其中税收“亿元楼”4栋、“千万元楼”3栋;区“五星级楼宇”2栋、“四星级楼宇”2栋,市甲级楼宇1栋;建筑行业聚集度高、特色鲜明的城市公园广场现已成为盘龙区首批授予的“专业特色楼宇”称号的两栋楼宇之一,楼宇经济已经成为金辰街道发展的主动力。

同时,街道产业结构已经调整为以服务发展第三产业为主,辖区经营主体中内资11907户、外资99户、个体10649户,行业主要涉及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等行业,顺利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金辰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旧城改造加快推进,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建设更加深入,生态环境建设和扫黑除恶成果持续巩固深化,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2020年4月以来,金辰街道先后启动两批次老旧小区改造惠民工程,改造总面积115833平方米、总投入1857万元,惠及9个院落、44栋105个单元的1637户居民。同时,辖区交通能力持续改善,车辆人员通行更加便捷高效,带动了产业发展布局更加优化合理。目前,金辰辖区多个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正有序推进,多个历史遗留问题类项目也得到了成功化解。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金辰街道新建成省级“园林小区”1家,四星级“园林小区”1家,新增绿化带护栏近万米,城市绿化达到了新的更高水平。通过金色大道-北辰大道汇水区2.64平方公里、60个庭院范围(北辰大沟周边)雨污分流试点工作,共改造市政混错接口43个,片区防洪压力得到缓解,流入清水箱涵的水质持续向好。

此外,金辰街道以点带面,通过机制完善,把群众身边的事做实做细,在持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还围绕落实“六个不滑坡”“六个持续提升”,积极发动辖区文明单位、驻区公共单位、知名企业参与,使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文明建设常态长效保持,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

今后五年,金辰街道将积极抢抓战略机遇,科学谋划思路举措,咬定青山不放松、开拓进取不懈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好更快,努力建设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幸福金辰。

青云街道:牢记初心使命助力“东翼腾飞”

今年以来,青云街道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统筹推进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奋力书写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时代答卷,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一是倾力构建“大昆明国际山水休闲城”,充分发挥片区生态良好、交通便利、气候宜人的优势,突出白沙湖公园的区位引领作用,以都市山水休闲为目标,围绕“大健康、大旅游”,构建集旅游度假、高端商务、高端生活、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新区。目前青云辖区地铁5号线世博车辆段、金沙路提升整治工程、光明路边坡隐患整治及道路提升等多个“民心工程”和多个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均进展顺利。

二是突出旅游、汽车和楼宇(总部)经济三大核心产业,以世博新区旅游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为核心,加快绿色旅游休闲环线建设步伐;对6个汽车服务市场、40个汽车销售4S店、118个汽车服务企业进行产业规划布局和引领,通过一站式服务及其他配套服务功能为车主提供全流程购车和用车服务保障;借力上级促进楼宇(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配套扶持政策,建立青云街道-社区-楼宇三级楼宇经济信息统计监测机制及招商引资服务机制,不断增强楼宇对总部企业的吸引力,进而壮大经济总盘,提高经济发展“造血”功能。

三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着力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落实河长制、“河道三包”责任制,完善智慧河道管理,积极推进东干渠综合整治及水质提升工程,并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同时抓好文明城市建设长效常态管理全面提升环境整治效果,以整洁、有序的市容市貌迎接COP15。

今年以来,青云街道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工作结合起来,着眼于破解百姓的“难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群众办实事的实效,提升为民服务质量,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是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通过贴心服务与“固定点位+机动小分队”有效结合的方式,让疫苗接种离市民“更近一步”。二是着力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目前,青云辖区明通小学白沙湖分校已动工建设,中交地块配建中小学区域已达到交付施工条件,长地埂学校配建方案正在修订,区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规划方案已通过区级审批。三是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积极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网格化服务”工作模式,运用电子地图和现代化信息技术,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服务管理。四是老旧小区改造进展顺利,西林社区白龙小区142栋-152栋、佳园社区白龙小区101栋-141栋改造已顺利通过验收;西林社区三农场职工宿舍、昙华社区王大桥小区、金沙小区人居环境提升改造项目正在快速推进。五是持续深化“双报到、双报告”工作机制,接洽1000余名党员、38个单位党组织完成“双报到”工作,深入开展环境整治、疫苗接种、走访慰问、爱心理发等志愿服务,以志愿服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奏响为民服务“和谐曲”。

接下来,青云街道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牢记初心使命,汲取智慧力量,勇于担当作为,持续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助力盘龙“东翼腾飞”,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龙泉街道:机遇挑战并存 发展优势渐显

龙泉街道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龙泉街道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2020年,龙泉街道被评为昆明市2020年度城市基层党建示范街道。今年以来,龙泉街道党工委把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基层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配齐配强社区“两委”干部,顺利完成下辖8个社区共20个居民小组换届选举各项工作。同时,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进一步深化落实“党建+网格”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和为民服务模式,发动机关干部、社区“两委”干部、辖区民警、辖区各级文明单位、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等力量,着力构建“一网兜起区域大小事”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并全力推进“民生小实事”落地成效,共推进项目4个,解决了一批居民身边的小急事、小难事,群众获得感、认同感不断提升。

一直以来,龙泉街道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助力经济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20年全年共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6.57亿元,招商引资完成94.68亿元,协税护税完成77486万元。2021年1-6月,共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1.08亿元,招商引资完成21.89亿元。

目前,龙泉街道辖区宝云、中坝、上坝、源清、兴龙、桃园(农科院)等6个片区的1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拆迁阶段,改造总面积约7741亩,涉及动迁户数约7621户;已累计拆除地上附着物310.55万平方米,安置村民3963户,7个村回迁安置房已全部或部分建成并交付使用,共交付安置房8017套、约87.43万平方米。其余2个城市更新改造项目、12个政府投资项目和14个产业投资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中。龙泉辖区以北京路、沣源路为主轴的商业聚集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支撑正逐步形成,片区承载发展的优势正逐渐凸显,街道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正显著增强。

除此之外,龙泉街道还全力抓好防汛、水源区保护等工作,强化六条河道、一个水库、三个坝塘度汛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责任,持续开展河道常态化清淤及调蓄池建设、水库坝塘清理整治工作。并通过强化对重点行业领域的监管、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及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巩固“创文”“创卫”工作成果、提高社区和城乡医疗保障水平、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强弱势群体救助、抓好辖区教育服务水平提升、探索实践“智慧社区”建设路子、推动濒危文物抢救修缮等多方举措,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

下一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龙泉街道有信心、有决心,担当使命、苦干实干,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幸福盘龙做出龙泉应有的贡献。 

茨坝街道:打造生物科技与大健康产业“高地”

茨坝街道地处昆明市北郊、盘龙西北部,因三面环山蒺藜(别称名茨)丛生而得名,不仅是昆明市的老工业聚集区,还有着突出的历史人文特色,同时也是中国植物种质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

这里有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已建成的世界第二大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中国第二大植物标本馆及近30个植物专类园,还聚集了中科院昆明分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林草院、云南农业大学等国家、省、市级科研机构10余家,拥有大量优质科研资源、人才和技术成果,其中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领域及高原特色农业的科研机构占全省的80%。因国家植物博物馆的落地,茨坝将形成“一馆两库三园”相互融合的格局,向世界展示中国植物的魅力,打造中国又一张“世界名片”。

根据国家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布局,云南省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及昆明市建设“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和“国家植物博物馆”的规划部署,茨坝街道科学编制了茨坝片区产业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充分考虑生物科技产业聚集需求,预留充足产业用地。未来将以国家植物博物馆、西南种质资源库、昆明植物园以及教育资源为导向,勇当生命科技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旗手”。同时,以国家植物博物馆和茨坝生物科技小镇建设为引领,推动生命科技产业聚集发展、突破发展。围绕全生命、全周期健康需求,促进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康体养生、绿色食品、智慧养老等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人居环境,加快片区“腾笼换鸟”,茨坝街道将结合国家植物博物馆项目这一重大机遇和片区规划蓝图,以“规划优先、公建优先、同步推动”的工作思路加速发展。目前,茨坝辖区内生物科技创新中心一期、871文化创意工场均已初见效果;国家植物博物馆、科创中心三期为重点的产业引领项目征迁工作已接近尾声;国博西路、国博大道、环卫中心等一批公建项目正征迁、建设有序推进。

同时,茨坝街道正以“产城融合”理念积极推进片区城市更新改造工作。目前,茨坝辖区白水泥厂及周边片区旧城改造项目一期已全面建设完工交付,白水泥厂及周边片区旧城改造项目二期、茨坝村(地块一)项目实现土地供应,麦溪村片区城改项目启动了实质征迁工作,昆机片区三旧连片开发等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扎实推进,为未来茨坝的腾飞夯实了基础。

下一步,茨坝街道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幸福盘龙”以及“建设生命科技创新区”这一目标定位,主动融入,奋发有为,抢抓机遇,换道超车,努力把茨坝打造成生物科技和大健康产业的至高点和发展“引擎”。

同时,伴随着国家植物博物馆项目建设,茨坝将紧扣“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结合大旅游、大文创,发展大健康”的思路,立足自身优势资源,依托国家植物博物馆展览与教育、收藏与储存、研究与交流、带动与示范为一体的功能,利用其收集保护的丰富植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推广,助推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的发展,在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蓝图上添上茨坝街道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