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 www.kmp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9151-202201-490012 主题分类: 2021年
发布机构: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1-12-30 14:46
名 称: 关于对盘龙区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72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关键字: 第72号,提案,答复

关于对盘龙区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7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12-30 14:46
字号:[ ]

关于对盘龙区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72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付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区合作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高校作为人才的摇篮,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高校优质资源,积极构建校区合作机制、不断拓展校区合作领域,大力促进校区融合发展。在《盘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我区明确了实施科技强区行动计划,明确了支持辖区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推广使用,大力引进符合盘龙发展定位的高端创新机构、研发中心、科技组织,提出了坚持“引外”“培内”“育苗”并举,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集聚培育创新主体、资本、服务机构,打造要素集聚、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创新集群和创新空间的发展定位。同时我区先后与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建立了校区常态化合作机制,与区内高校在平安校园建设、校区融合项目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逐步形成校区合作、协同发展的局面。

一、 创新驱动、校区合作方面

我区充分发挥高校在创新驱动中的引领作用,健全完善校区合作机制,推进教育与产业、政府与学校的深度对接,创优校区合作政策环境。一是强化区委统筹促高校、科研院所作用发挥。出台《盘龙区促进区校(院、所)人才合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将“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充分发挥辖区高校、科研院所专家集聚优势”,写入区委全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区委“十四五”规划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加强校区联动,打造生命科技创新区建设。二是健全校区人才沟通交流机制。出台并实施《生命科学、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人才联盟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盟联席会议,加强与辖区科研院所的沟通交流和资源共享。三是研究编制《盘龙区茨坝片区生命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对校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技资源进行深入调研,加强政策衔接,为全区建设生命科技创新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 人才交流、合作发展、人际环境建设方面

我区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与辖区高校在人才交流培养平台建设、就业创业、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关怀服务机制建立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合作,有效地促进了我区人才队伍发展。一是出台并落实《盘龙区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积极做好辖区院士服务、慰问工作,定期开展高层次人才上门服务,调查了解高层次人才待遇政策落实情况,收集并解决专家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问题,激励各类专家人才为我区创新驱动发展贡献力量。二是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选派了5名专家参与“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对我区农村社区(村)开展结对帮扶。三是校区合作,打造人才培养平台。依托辖区企业、高校、职业院校,建立盘龙区高技能人才工作站,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现已建成6家工作站,其中有3家为辖区内的高校或职业院校: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3家工作站建站以来,已培养高技能人才1000余人、各类技能人才1200余人。区级财政对工作站兑现每年9万元高技能人才培养补贴,3年共兑现补贴27万元。四是校区合作,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在辖区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设立“高校生就业创业校园工作站”,把高校生就业服务前置高校,联合高校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创业实训、创业竞赛等活动,为辖区高校毕业生提供零距离就业创业服务,促进辖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三年来,联合辖区高校开展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21场,提供岗位近10万个;为2270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11055次就业创业服务;“创业典型进校园·我的创业路”等创新活动3场;累计申报大学生创业补贴31人,累计补贴78.5万元;申报泛海扬帆92人,补贴365.3万元;一次性、二次创业补贴、场租补贴18人,补贴17.8万元。

三、 校区合作服务环境建设、融合发展方面

我区立足推进校区合作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全方位构筑科创资源合作、项目合作的大平台。一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着力点、突破口,围绕茨坝生物科技小镇和国家植物博物馆建设契机,结合省、市重点产业和三大功能定位,采取政府和校区协同创新方式,建立健全盘龙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目前已与云南农业大学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二是强化与辖区科研院所协作合作,促产学研用成果转化。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战略合作,依托朱有勇院士团队在水源区开展林下三七生态种植示范项目,利用优势资源,打造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加强与北航云南创新研究院、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技术合作,全区科研院所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逐年增加。加强与院校的项目合作,昆明理工大学“水源保护区劳动力转移精准帮扶创新模式研究”项目和西南林业大学“体能与健康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项目纳入盘龙区“人才之光”项目;发挥辖区北航云南创新研究院、中国电建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农大、云南农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优势,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推动盘龙区“五中心一平台”建设发展。三是建立交流合作服务平台。组织辖区科研院所、高校召开科技成果转化交流座谈会,调查了解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意见、建议,促进我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设,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结合。近期,我区还成功举办了生命科技协同创新推进会,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40多家生命科技大健康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服务机构专家代表一起交流探讨了“生命科技协同创新”,充分聚合优质资源,深化协同创新,聚焦生命科技,助推高质量发展。

四、 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区在校区合作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结合您的提案认真总结后,发现还有很多不足,如合作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不够、合作内容领域形式单一、合作服务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区域实际,聚焦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校区合作发展机制,搭建校区合作交流平台,优化校区合作服务环境,建设校区合作服务体系,不断夯实我区高质量发展根基。

衷心感谢您对我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于您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希望您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此提案于2021年8月27日与付明委员进行了面商答复,付明委员对办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

联 系 人:孟德明

联系电话及传真:65614615


盘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盘龙区发展和改革局                          


                     盘龙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2021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