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对政协盘龙区九届五次会议 第86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政协盘龙区九届五次会议
第86号提案的答复
谷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我区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盘龙区人民医院基本情况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958年5月,是区委、区政府主办,区卫健局主管的辖区内唯一一家公立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着辖区98.5万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指导,开展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做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工作。医院1995年被国家卫生部评定为“二级甲等”非营利性医院。2013年10月经省卫生厅复评审,通过了二级甲等医院的复审并获得等级医院证书。2008年盘龙区人民医院与盘龙区中医院资源整合,合并为盘龙区人民医院。2013年8月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决策、支持下,医院整体由护国路53号搬迁到园博路13号。现有院区占地面积28亩,建筑面积33190㎡(地面23845㎡、地下9345㎡),编制床位220张,2020年,门诊23万人次,住院6662人次,总收入1.33亿元。
医院分别设有园博路总院和万宏路分院、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园博路总院编制病床220张,实际开放床位266张。设有17个临床科室,4个医技科室,16个行政后勤科室。医院现共有在职人员628人,其中:在编人员305人、派遣人员264人、见习人员27人。卫生技术人员519人(正高级职称9人,副高级职称59人,中级职称76人,初级及以下375人)。研究生5人,本科272人,专科及以下328人。
二、 医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冠疫情防控的需要,国家、省、市各级对县区级人民医院从重大传染病救治、急症大平台建设、提质达标、等级评审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要求,按原二级甲等标准规模建设的盘龙区人民医院已远不能满足目前和未来标准要求,在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服务能力和水平等方面仍然
存在亟待补齐的短板, 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亟待提高,对完成政府指令性安排、重大传染病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重大任务存在困难,急需多措并举不断推动医院基础设施、硬件和能力建设,改善就医环境,健全完善功能体系,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能力,满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三、 发展原则
按照县区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定位及“缺失补齐、特色做精”的原则,建设达到国家、省、市对县区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建设标准要求,满足等级医院提质达标新要求,承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要求。立足盘龙地处中心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密集的区情实际,不贪大求全、纵横攀比,转变市域大型医院林立造成竞争压力的传统观念,把传统“做大、做全、做强”变为“做优、做精、做特色”。通过差异化功能互补,精细化管理,提高诊疗服务水平,优化诊疗环境和环节,增强患者体验感,创新性走出符合医院自身发展的新思路。坚持“基础学科达标、普通学科组合、优势学科做强”的原则,一方面满足基本功能达标要求,一方面集约化组合普通学科,另一方面腾出空间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做到“资源集约最优化,达标发展两平衡”;通过科学、集约、精准的投入,满足目前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医院职责定位需求和自身建设发展需求。
四、 推进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动我区公立医院改革发展
为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增强公立医院整体实力,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科学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盘龙区实际,2017年盘龙区人民政府成立了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由成钢副区长任主任,区政府办主任、区卫健局党委书记任副主任,成员由区委宣传部、区委编办、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卫健局、区审计局、区人民医院各领导组成。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区卫健局,负责日常工作。医管委履行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责,全面落实对公立医院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对公立医院各项重要事项做出专门决定,推进我区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稳步发展。
(二)找准方向,齐心协力谋发展
2016年9月30日,盘龙区人民医院与昆明市妇幼保健院签订托管协议,旨在打造特色专科,盘活资源存量,扩大优质资源,
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市妇幼根据我院人才配置情况从总院派驻关键紧缺人才到医院工作,派驻技术骨干15名(其中:财务总监1名、放射科主任医师1名;超声科副主任医师1名、妇产科副主任医师2名及妇科专家团队)。截止2019年末,门急诊人次达274269人,较“十二五”末期同期增长60.2%;出院人次8790人次,较“十二五”末期同期增长13.7%;床位使用率57.3%;较“十二五”末期同期上升1.6%;病床周转率26.1次,较“十二五”末期同期加快3.4次;出院者平均住院日8天,较“十二五”末期同期缩短1天;门诊手术6416例,较“十二五”末期同期相比增长739.8%,住院手术2566例,较“十二五”末期同期相比增长79.9%;危重病人抢救人数102人次,较“十二五”末期同期相比增长100%。通过托管无论在医院综合管理、专科技术、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也达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是在合作过程中也凸现出了协议内容及指标未实现等有关问题,按照工作协议要求托管将于今年结束,今年8月31日经双方会议研究决定“虽不托管但是不脱钩”,医院通过专科技术支持补齐短板,拓展上下级业务联动深度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专科联盟等方式转变合作模式 ,继续保持紧密联系支持及促进盘龙卫生事业发展,目前合作框架协议拟定中。在区委、区政府及上级医院的关心支持下,下一步医院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人才队伍和领导班子,充分释放医院自身发展潜能,激发医院自身造血发展潜能,加快医院走向正向、良性发展的进程,依托医院改扩建工程,在打造标准化二级甲等医院学科完备分科的同时,借助合作契机,充分发挥妇科、产科、儿科、中医等优势学科的带动作用,形成“大灾大疫靠得住、急诊急救撑得起、常见多发治得好、优势特色叫得响”的良好工作局面,提升医院整体综合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通过全区卫健系统的不懈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区人民医院自身定位、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三)强化保障投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工程建设
盘龙区人民医院按照“缺失补齐、特色做精”的原则,着力弥补医院精神科、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肾病学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新生儿科等学科建设短板,达到国家、省、市对县区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建设标准要求,满足等级医院提质达标新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于2020年启动医院改扩建工程
1. 建设需求和布局
新建部分需求和布局。按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和全省县区级医院提质达标规范要求,经全面、细致测算,医院建设总体规模确定为500床,按照现行国家综合医院建设标准,以83㎡/床计算,另按照其他业务用房标准增加2150㎡,总需求面积为43660㎡。原院区门诊楼总面积12670.17㎡,需新增面积30990㎡。根据设计方案本次改扩建增补建设面积32793.90㎡,预留1803.90㎡作为未来发展空间。建设总投资约3.5亿元。
拟新建业务楼1幢,1-4楼用于弥补、优化老院区门急诊、医技、手术室功能,新增感染性疾病科。5楼主要为综合生活保障区和患者活动空间。6-11楼用于满足住院部500床建设规模。
老院区布局。原门诊楼用于中医馆建设、保留妇科门诊、产科门诊、儿科门诊、血透室、健康体检中心、区域检验中心、制剂室、行政后勤用房,最大限度保留现有设施设备,减少重复建设;原住院楼计划用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所需的老年科和医养结合等相关功能设置。下一步我局将以此为基础,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新路径、新方法。
2. 建设周期
计划于2020年内安排施工单位进场施工,于2022年12月30日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含装修),2023年3月底全面完成项目建设验收工作,5月底完成设施设备搬迁并投入使用。
医院改扩建完成后,将在打造标准化二级甲等医院学科完备分科的同时。借助市妇幼保健院托管契机,充分发挥妇科、产科、儿科、中医等优势学科的带动作用,形成“大灾大疫靠得住、急诊急救撑得起、常见多发治得好、优势特色叫得响”的良好工作局面,医院整体综合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同时为今后发展和应对人口老龄化预留空间。
(四)以创促改,以评促建,持续加强医疗服务能力
2020年盘龙区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了危重孕产妇救治救治中心评审,2021年通过了胸痛中心的省级专家预审,同步启动了卒中中心、创伤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创建工作。2020年4月1日启动医院提质达标工作,《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571个条款,通过创建工作的开展,医院在医疗服务能力方面101个条款,达标97个,达标率96%;技术271个条款,达标242个,达标率89%;设施、设备199个条款,达标186个,达标率93%;《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571个条款,达标525个,达标率91.94%。按照省、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工作的统一部署,目前已完成PCR实验改造并通过验收,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日均检查量(1:5混样)达5400人份以上。
通过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县级医院创等达标、远程医疗服务、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医疗联合体建设等主要方面的能力建设,科室设置更加完善,医院建设了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配置了新生儿室、精神门诊等科室,增加了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血液科专业组,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临床医疗服务;医疗技术方面有较大突破,如康复治疗、胆道手术、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微机视野检查、骨穿、肺康复等;硬件配置趋于完善,目前已完成采购医用设备93台件,合计1083370元;医疗质量管理得到有效提升,相关管理制度更加科学规范,PDCA循环管理效率不断提升,院科两级管理体系得到巩固,医院基础设施、硬件和能力建设持续提升。
五、 下一步发展目标
盘龙区人民医院定位为辐射昆明主城东北片区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医疗体系龙头,全区疫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自然灾害、灾难事故等紧急医疗救治中心。全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中心、全区社区卫生技术指导中心。立足于二级甲等定位,贯彻“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思路,同时为中远期医院发展预留空间,建设成为功能布局合理、学科建设均衡、优势专科特色明显等符合新时期建设标准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一)建设成为一支区委、区政府在疫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紧急医疗救援处置中 “召得来、拉得出、打得赢”不辱使命的白衣战士队伍。
(二)建设成国家各项卫生健康惠民、利民、兜底保障民生政策的执行者,社会弱势群体健康保障的“压舱石”。成为发扬人道主义革命精神,救死扶伤的白衣标兵。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公益性质突出的基层人民医院。
(三)建设成辖区人民群众急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健康体检、健康管理“信得过、靠得住、治得好”的健康 “守门人”。
(四)建设成全区医疗龙头的区域医疗中心。通过强化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的联系、协作、指导,进一步发挥三级网络中的医联体龙头作用。同时承担好全区医疗。全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中心、全区社区卫生技术指导中心的工作职责。
联 系 人:芝苑
联系电话及传真:63102449
昆明市盘龙区卫生健康局
2021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