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 www.kmp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9151-202112-489494 主题分类: 2021年
发布机构: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1-12-31 15:46
名 称: 盘龙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对盘龙区人大十六届五次会议 第47号建议的答复
文号: 关键字:

盘龙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对盘龙区人大十六届五次会议 第4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12-31 15:46
字号:[ ]

关于对盘龙区人大十六届五次会议

第47号建议的答复

黄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盘龙区紧密型区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建议》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动我区公立医院改革

为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科学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增强公立医院整体实力,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盘龙区实际,2017年盘龙区人民政府成立了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由成钢副区长任主任,区政府办主任、区卫健局党委书记任副主任,成员由区委宣传部、区委编办、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卫健局、区审计局、区人民医院各领导组成。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区卫健局,负责日常工作。医管委履行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责,全面落实对公立医院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对公立医院各项重要事项做出专门决定,积极探索具有我区特色的医改道路,推进我区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稳步发展。

二、 公立医院人员编制配置情况

按照《中共云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县域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编制备案管理的通知》(云编办〔2020〕153号)精神,县级机构编制部门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要求,在现有事业编制总量内,合理核定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总量,确保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总量不少于县域内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公立医院的编制总和,纳入编制备案的编制总量必须是由区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事业编制。

三、 积极打造及构建区域紧密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由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和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两部分组成。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卫生监督等;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公共卫生服务部分主要由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的公共卫生部组成,为群众提供日常性公共卫生服务,其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院、卫生室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防病、控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成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坚力量。

(一)我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现状是:

全区医疗卫生概况:

盘龙辖区内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43家(区卫健局审批612家),其中医院4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2家、街道(镇)卫生院7家、门诊部49家、诊所404家、村卫生室49家、医务室(卫生所)20家。盘龙区卫健局有直属事业单位共14家,截止2020年10月,盘龙区卫生健康系统事业编制1032人,实有67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人,本科学历447人,大专学历167人,中专及以下学历54人;有专业技术人员520人,其中高职112人、中职160人、初职248人。

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

主要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区卫生执法监督机构1个,妇幼健康服务中心1个、市精神卫生防治医院1个,其中区疾控、区妇幼为全额事业单位,市精神卫生防治医院为差额事业单位,区卫生执法监督局为参公管理单位。共有专业公共卫生人员181人。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我区现共有72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含23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街道按照要求设置一个或多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辖区范围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已明确一个街道由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中心)统筹辖区范围内的公共卫生职能,确保各项工作均有抓手和落实,已经做到盘龙辖区全覆盖。 村卫生室49个,其中双龙有7个卫生室、松华有10个卫生室、滇源有18个卫生室、阿子营有14个卫生室,保障了每个行政村均设有1个卫生室,覆盖率100%。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共有执业医师:296人,执业助理医师67人,全科医师(含转岗)90人,护士:533人,其他:227人。原有乡村医生109人(因中途辞职4人),现有在岗乡村医生105人。

(二)工作推进情况

全区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布点布局谋划、工作机制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能力提升、创先谋求发展”四个重点,以健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为起点,以改善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环境,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为目的,不断推动全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为辖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1. 强规划,谋全局,合理优化基层公共卫生资源

全区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坚持“通盘考虑、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工作原则,对照国土空间及人口发展规划,结合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半径及服务人口推算资源需求,按照医院等级划分标准及管理权限,从省、市-区-街道-社区(村)等四级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合理布局,织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不断满足广大辖区群众对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个性化、便捷化、专业化需求。2021年4月,全区已编制形成了《盘龙区医疗卫生(健康)资源布点布局规划(2019-2035)》,初步拟定了《盘龙区医疗卫生资源运用布局改革方案》;正在推进以“羊肠大村F地块”引进市儿童医院到盘龙区举办分院,进一步巩固、提升片区儿科诊疗服务能力及保障水平。我区青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初步完成选址工作,金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完成图纸会审,同步纳入公建设施配套建设。

2. 强保障,重投入,建立健全软硬件投入保障长效机制

全区以“强保障,重投入”两个核心为抓手,建立健全投入保障长效机制。在硬件方面:一是在区财政保障人员经费的前提下,全区每年给予100万元医疗设备保障资金用于持续改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二是建立村卫生室建设“以奖代补”机制,根据村卫生室建设面积给予10万元、15万元、20万元不同标准的补助,推动完善基层医疗点位的全覆盖。特别是2020年,全区专项投入290万元用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设备更新换代;投入420万元用于紧急采购疫情防控物资、加强防控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防控流程管理等,尽全力减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害。自2018年以来,全区已累计投入447.5余万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设备配置,其中近100万元用于中药煎药机、熏蒸床、微波治疗仪等中医药诊疗设备的购置,集中力量发展好中医特色专科。三是对公共场所配备了AED。研究制定《昆明市盘龙区公共场所心脏急救设施配备工程实施方案》,在我区人员密集公共场所配备175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组织1750人参加AED使用人培训。将AED 配备位置分享到一部手机游云南、百度地图等APP,以便突发情况下查询使用。在软件方面:一是在进人招聘名额指标分配向卫生行业倾斜,历年招聘指标均对医疗卫生人员给予有限保障,近年来每年平均招聘30余人,2020年昆明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招聘及2020年盘龙区公务员录用共招聘医疗卫生专业人员43名,并先后通过招募三支一扶人员为龙泉、双龙、松华、滇源、阿子营卫生院招募到9名支医人员。二是挖掘和保护我区中医药传承队伍和人才资源宝库,我区共有68名师承人员进行中医师承备案,14名人员通过云南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三是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建设,完善青云、联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基层中医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建成了游元鸿名医工作室,对卫生院卫生室人员带教人员35名。四是建立了乡村医生执业考证鼓励政策,凡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的乡村医生,一次性奖励2万元,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的乡村医生,一次性奖励1万元。通过近几年的贯彻落实,我区乡村医生取得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人员比例提高了24.3%。

3. 强基建,搭平台,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全区基于“基本医疗、基本公卫”两项职能,按照“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原则已初步划定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一级网络”主要为区人民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构成,负责患者的诊疗、转诊工作;提供疾病防控的技术支撑、业务指导;负责妇女儿童保健服务工作;完成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和执法。“二级网络”主要为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乡镇卫生院构成,承担街道辖区内基本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负责对上协调、对接“一级网络”公共卫生机构,对下承接联系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三级网络”主要为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为主构成,负责基于家庭医生签约履约建立基层卫生防控网络,在群防群控工作中提供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

一是强化“一级网络”建设。全区以实施双“提升”项目为抓手,坚持“重在应急、统一管理”的原则,谋划推动“五大中心”创建;着重加强建设传染病、老年病、精神卫生、康复护理等薄弱专科建设;健全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全面提升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处置能力。截至2021年4月,区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工程勘察、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已招标选定;新建区疾控中心项目已于2020年11月10日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4月底可以完成地下建设施工,2021年6月底前完成主体建设,力争年内完成装修并投入使用。同时,区人民医院、区疾控中心按照省、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统一部署,现均已完成实验室改造且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查能力,日均检查量(1:5混样)达5400人份以上。

二是完善“二级网络”建设。全区依托城市片区开发、旧城更新改造等方式,基于医疗卫生服务区域需求按照“一个街道一个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在现已有7个政府举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层上,已谋划在青云街道郭家凹、鼓楼街道白塔社区、金辰街道云波社区、联盟街道王旗营社区等区域设置街道一级社区卫生服务主中心,全面统筹、调配辖区内基本公卫和医疗服务资源,协同参与全区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等事宜,进一步夯实管理服务网络体系。同时,谋划对现有政府资产进行腾挪转换及选址新建,积极改善街道一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环境,现已明确龙泉卫生院在龙江片区进行选址新建。

三是优化“三级网络”建设。结合“放管服”审批及医疗卫生发展实际需求,通过合理优化布点布局,鼓励新增城市社区服务站点,不断健全公卫疾病防控工作网络网底;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底层网络布点布局,通过新建、改扩建村卫生室,压实底层网络兜底保障作用。截至2021年4月,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从原来的42个,增加到51个,增幅为21.4%;完成12个村卫生室的新建、改扩建,改扩建后的卫生室平均业务用房面积126.5平方米,较之前平均新增了76.2%。

4. 强服务,提能力,抓实抓细基层公共卫生项目

我区以项目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丰富服务内涵,细化服务项目。一是以“慢病管理、预防接种管理、老年人管理、孕产妇管理”等基层公共卫生重点考核指标为工作抓手,以“普通人群医疗机构定点服务、重点人群家庭医生随访服务”两种模式为实施路径,不断优化工作服务及流程,压紧压实全区各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职责,全力做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保辖区群众基本权益得到保障。截至2021年4月,在全面取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量要求上,全区优先做好建档立卡、残疾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已签约居民257306人,履约208233人,履约率81.78%,人均履约次数2.76人次。签约率、履约率均为主城区第一位。全区高血压规范管理率为81.98%,血压控制率为67.63%;二型糖尿病患者指标完成率为85.13%,血糖控制率为56.54%。完成对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123869人,完成自理能力评估41475人,完成率33.38%,体检37677人。持续做好孕产妇和0-6岁儿童、重性精神病等管理服务工作。统筹推进做好百白破等常规疫苗及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尤其在2021年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中,全区统筹、调度辖区医护人员,严格落实省、市“应种尽种”,全力构筑免疫屏障的工作要求,现已完成324034针剂次接种,其中完成第一针剂次接种273747针,完成第二针剂次接种50287人,接种比例达32.76%。二是实施基层人才培训项目。设置了区人民医院、区疾控中心2个公共卫生教学点,2020年投入8.916万元,共计培训142名公共卫生人员,此外,我区开展常态化公共卫生职业培训,举办培训班6个,年均培训10余次,共培训基层卫生服务人员2410人次。今年为落实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局于2020年8月举办了两期“盘龙区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应急检测采样工作专项培训班”,86支新冠肺炎应急核酸检测采样小组172名采样人员参加培训。三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改革医疗服务模式,构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机制,以盘龙区人民医院为中心,向上与三级医院签订转诊协议,向下与基层医疗机构签订转诊协议。同时鼓励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与省、市、区级医院签署双向转诊协议,落实分级诊疗工作。目前,区人民医院已与昆医附一院等省市6家三甲医院以及39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了转诊协议,已按签署协议内容开展相关转诊工作。截止9月,区人民医院向上级医院成功转诊85人。四是精准开展水源保护区“健康大篷车”巡回医疗活动,截止9月,已完成“健康大篷车”精准巡诊活动39次,精准诊疗2361人次,免费发放17万余元药品。

5. 强创先,勇争优,积极发挥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引领示范作用

全区以创促改,以评促建,以点带面,层层推进落实,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2020年盘龙区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了危重孕产妇救治救治中心评审,2021年通过了胸痛中心的省级专家预审,同步启动了卒中中心、创伤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创建工作。2020年4月1日启动医院提质达标工作,通过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县级医院创等达标、远程医疗服务、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医疗联合体建设等主要内容的能力建设,加强了医院基础设施、硬件和能力建设。通过创建工作带开展,《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571个条款,医院目前已达标525个,达标率91.94%。2019年1月,昆明市盘龙区顺利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评估,成为国家第二批、云南省首批通过国家复审评估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之一。早在2011年盘龙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这是云南省首家获此殊荣的县区,并在连续两次通过了每五年一次的国家复评审工作。自2020年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以来,我区联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佳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审为甲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滇源卫生院、阿子营卫生院评审为甲级卫生院。

四、 存在问题

(一)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全区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布局不均衡、三级网络还有待健全,区人民医院、区疾控中心亟需加速建成,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亟需达标提升,部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落点运营,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因服务半径及区域的变化难以满足片区群众需求,有待及时优化、调整。

(二)基层公共卫生投入保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全区人员资质结构老化,专业职称比例不均衡、全科医生数量不足,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及培养难度大,可调配医护人员的短缺,公共卫生网络、信息化建设仍然有缺口。

(三)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区人民医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分别对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等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评定标准”均还有一定差距;学科业务设置不健全、发展不均衡,住院业务、手术业务等已大幅萎缩;“五大中心”推进建设进度缓慢、滞后,区域服务质量及服务口碑有待急速改善。

五、 下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基层公共卫生网络建设

始终坚持规划引领,严格对标建设规范,加快推动以“区人民医院、区疾控中心”为龙头的全区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及疾控核心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力争年内完成新建疾控中心项目,3年内完成区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推动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等级评审达标建设;按照“成熟一个、举办一个”的原则,通过片区开发、城市更新改造等方式推动政府举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充实二级网络,改善就医服务环境;结合城市“北延”及人口规模,优化、调整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设置、布局,稳步建成辖区城市居民15分钟医疗服务圈,农村居民30分钟医疗服务圈。

(二)健全基层公共卫生保障机制

从人才队伍建设、乡镇卫生院能力提升、优化绩效制度等方面为出发点,拟出台、制定《盘龙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实施方案》、《盘龙区关于加快推进卫生健康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盘龙区医疗卫生(健康)资源布点布局规划》(2020-2035)等一批改革性措施,进一步放宽中高级专业人才“外引”,强化对管理人员、专技人员及全科医生“内培”,推动乡镇卫生院按照机构编制标准核编,纳入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补助,健全、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工作运行保障激励机制,持续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系统的投入,用制度机制有效保障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向好发展。

(三)强化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以“提质达标”为目标、以“创先争优”为指引,严格对标区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及“五大中心”建设要求,优化区人民医院内部科室设置、布局,强化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及水平;持续推动“以加强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全科医生培养”等为核心的提质达标十项工程,瞄准解决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当前面临全科医生数量不足、业务能力萎缩、服务质量不高等紧迫问题,加强“内培外引”,强弱项、补短板,整合全区力量做到硬件投入达标实用、软件配套建成制度,多部门协同合力,迅速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做好健康教育宣传,长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发挥好基层公共卫生兜底保障作用。

此建议于2021年9月 16日与黄丽代表进行了面商答复,黄丽代表对办理工作表示满意。

联 系 人:芝苑

联系电话及传真:63102449

昆明市盘龙区卫生健康局

2021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