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 www.kmp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9151-202112-489507 主题分类: 2021年
发布机构: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1-12-31 15:50
名 称: 盘龙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对盘龙区人大十六届五次会议 第50号建议的答复
文号: 关键字:

盘龙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对盘龙区人大十六届五次会议 第5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12-31 15:50
字号:[ ]

关于对盘龙区人大十六届五次会议

第50号建议的答复

赵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慢性呼吸系统基本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专家进社区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医院专家助理服务制

2016年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关于实施医院专家助理服务制的通知》(昆卫办〔2016〕230号),文件明确了:凡市属各医院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无论以何种方式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乡镇卫生院工作,均应选配专家助理,为专家到社区开展临床诊疗、技术指导、健康教育等工作提供相关服务。

专家助理的主要工作职责有:一是协调安排专家到社区服务的出诊日程,提前做好社区患者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二是掌握专家门诊信息,提供社区患者到医院专家门诊就诊的预约服务;三是对经诊治需转诊至专家所在医院(科室)治疗的患者,提供床位预约、转诊协调、诊疗信息互通等服务;四是负责社区患者双向转诊工作,做好上转和下转病人的转介、接收、记录五是负责宣传服务社区专家的专业特长,扩大专家在社区的知名度。

截至目前我区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配备了不少于2个专家助理协助开展专家进社区工作。

(二)医师服务社区工作

围绕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着眼于群众受益、保基本、强基层的目标,不断完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和水平,完善管理运行机制,统筹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合理使用,构建合理就医秩序,推动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我局研究印发了《盘龙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执业医师服务社区工作方案》,按照以下四个原则开展医师服务社区工作。

1. 政府主导,统一组织。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由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派员支持为载体开展工作。

2. 属地为主,就近就便。以市级医疗机构所在地为主,选择离单位较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服务。

3. 指令性安排与个人选择相结合。根据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报的需求,市卫生计生委通过划定及个人自行选择的方式,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

4. 上下联动,强化管理。有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级医院应通力配合、密切协作,引导广大居民充分、合理使用城市社区医疗卫生资源,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三)工作内容主要有:具有执业医师、主治医师资格人员每周须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不少于半天,每年不少于60天次;具有副主任医师资格人员每两周须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不少于半天,每年不少于30天次,并作为申报相关资格考试或申报职称评审的必备依据;具有主任医师资格人员每月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不少于半天,每年不少于12天次,我区各机构职能有:

1、 区卫生局负责协调执业医师服务社区工作的各项工作,做好相关大政方针的宣传工作,管理好各受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 各受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认真安排好相应诊室,配备必备的常规诊疗工具,保证执业医师能正常开展工作。同时,要根据来援专家进社区的时间安排,提前一周公示来援专家坐诊时间,开展预约挂号,做好宣传及病员储备工作。并安排本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跟随专家、骨干学习。严格相关人员考勤纪律,凡派驻到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的执业医师的病假、事假、公休、调班等不在岗的事宜一律报卫生局备案批准后方可执行,否则按照缺勤处理。

3、 市级医院与各受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专家、骨干进社区工作过程中积极探索合作机制。来援专家在到社区服务过程中遇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能处理的病人,支援医院要开通会诊、转诊的“绿色通道”,每年重点帮扶1-2个专科建设,采取“团队帮扶”的模式,明确年度帮扶目标,逐步提升薄弱科室,培育出优势科室,切实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要将适宜在社区治疗和康复的病人转诊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和康复。

截至目前,我区有8个社区卫生服务开设了专家诊室,定期公布上级专家坐诊时间,2018年至今已有昆明市延安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专家231人次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坐诊,带教,指导查房工作。

二、 老专家服务基层健康行动

2021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下发了《老专家服务基层健康行动方案》,方案明确了要进一步充分挖掘三级医院优秀退休医务人员的人力资源,提高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水平,建立老专家定期援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制度,开展老专家服务基层健康行动。目前云南省已经纳入试点,该项工作将在省卫生健康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有序推进。

三、 存在困难及问题

(一)专家服务科目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诊疗不匹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专家大多均为上级医院的专科医生,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多以全科医学,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的诊疗内容,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检查项目上,受限于设施设备,诸如CT、核磁、内镜等检查项目无法开展,导致很多专家无法精准的做出判断。例如麻醉、外科、产科的专家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科目不匹配,存在潜在的执业风险问题。

(二)信息孤岛严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目前我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最基本的HIS系统均没有全覆盖,更不用提LIS、PACS这些医院的核心管理信息系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且各医院之间,各区之间,区级医院与省、市级医院之间均存在信息不共享问题。

(三)省管、市管医院无法统筹的问题。省、市直管的三级、二级医院,在区级层面无法统筹协调,存在体制、机制未理顺的问题。

四、 下一步工作计划及努力方向

(一)通过等级评审,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建设,为老专家服务提供必要环境。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认真对照《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努力推动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等达标。对于创等成绩优异,居民认可度高的机构可统筹实施奖励补助。

(二)试点开设名医工作室,通过“传”、“帮”、“代”的方式扶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建立有效的分级诊疗制度。规范医联体建设与管理,引导医联体内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建立完善全区卫生人才专家库,及相应的奖励吸引培养扶助政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乡镇卫生院开设名医工作室,专家诊室,增强卫生院和上级医院的双向的流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

(三)试点建设新农村医疗专家卫生指导站。在卫生院或人口相对集中的行政村卫生室,试点建设新农村医疗专家指导站,每个指导站覆盖4-5个卫生室,邀请区内在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控感、病例书写、抗菌素使用、消毒灭菌等领域的专家定期到指导站工作,通过带教的方式,规范乡村医生的常规操作规范,化解风险。指导站统一由卫生院管理,按照每个指导站给予10万元/年的标准给予补助。

(四)积极向上级部门反馈呼吁:尽快完善老专家服务社区的工作流程、补助经费等相关事项;尽快在“滇医通”挂号平台启用按照专家团队进行搜索的功能,统筹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尽快建设全省统一的老专家优质资源下沉社区的信息化平台,实现自主申报。

此建议于2021年10 月 14日与赵敏代表进行了面商答复,赵敏代表对办理工作表示满意。

联 系 人:任世忠

联系电话及传真:63171155

昆明市盘龙区卫生健康局

2021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