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 www.kmp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9151-202112-489514 主题分类: 2021年
发布机构: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1-12-31 15:54
名 称: 盘龙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对盘龙区人大十六届五次会议 第57号建议的答复
文号: 关键字:

盘龙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对盘龙区人大十六届五次会议 第5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12-31 15:54
字号:[ ]

关于对盘龙区人大十六届五次会议

第57号建议的答复

周明华、李学伟、丁留芳、张正刚、张俊存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关于提高街道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建议》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基本情况

(一)机构总体情况。盘龙区现共有72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含23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街道按照要求设置一个或多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辖区范围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已明确一个街道由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中心)统筹辖区范围内的公共卫生职能,确保各项工作均有抓手和落实,已经做到盘龙辖区全覆盖。 村卫生室49个,其中双龙有7个卫生室、松华有10个卫生室、滇源有18个卫生室、阿子营有14个卫生室,保障了每个行政村均设有1个卫生室,覆盖率100%。

(二)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7个乡镇卫生院为政府办,其中双龙、松华卫生院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他5个卫生院(联盟、茨坝、龙泉、滇源、阿子营)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实有事业人员144人(不含2020年专项招录的13人),全额36人,差额108人。根据市编委会2020年通过的《关于核定盘龙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总量的通知》(昆编办〔2012〕156号)文件,明确盘龙区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事业编制总量共计571名(核定拓东28、鼓楼32、东华75、联盟84、金辰110、青云94、龙泉46、茨坝44、双龙8、松华8、滇源21、阿子营22)

(三)人员情况。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共有执业医师:296人,执业助理医师67人,全科医师(含转岗)90人,护士:533人,其他:227人。学历构成情况:本科及以上占30%,大专占44.1%,大专及以下 25.9%。原有乡村医生109人(因中途辞职4人),现有在岗乡村医生105人。全部持有乡村医生资格证,持证上岗,其中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5人,持有助理医师资格证的8人,持有乡村全科资质的25人;有女乡医80人,男乡医25人,保障了每个卫生室至少1名女乡医。  

二、 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推进情况

全区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布点布局谋划、工作机制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创先谋求发展”四个重点工作开展:

(一)强规划,谋全局,合理优化基层公共卫生资源

全区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坚持“通盘考虑、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工作原则,对照国土空间及人口发展规划,结合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半径及服务人口推算资源需求,按照医院等级划分标准及管理权限,从省、市-区-街道-社区(村)等四级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合理布局,织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不断满足广大辖区群众对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个性化、便捷化、专业化需求。2021年4月,全区已编制形成了《盘龙区医疗卫生(健康)资源布点布局规划(2019-2035)》,初步拟定了《盘龙区医疗卫生资源运用布局改革方案》;正在推进以“羊肠大村F地块”引进市儿童医院到盘龙区举办分院,进一步巩固、提升片区儿科诊疗服务能力及保障水平。我区青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初步完成选址工作,金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完成图纸会审,同步纳入公建设施配套建设。

(二)强保障,重投入,建立健全软硬件投入保障长效机制

全区以“强保障,重投入”两个核心为抓手,建立健全投入保障长效机制。在硬件方面:一是在区财政保障人员经费的前提下,全区每年给予100万元医疗设备保障资金用于持续改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二是建立村卫生室建设“以奖代补”机制,根据村卫生室建设面积给予10万元、15万元、20万元不同标准的补助,推动完善基层医疗点位的全覆盖。特别是2020年,全区专项投入290万元用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设备更新换代;投入420万元用于紧急采购疫情防控物资、加强防控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防控流程管理等,尽全力减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害。自2018年以来,全区已累计投入447.5余万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设备配置,其中近100万元用于中药煎药机、熏蒸床、微波治疗仪等中医药诊疗设备的购置,集中力量发展好中医特色专科。三是对公共场所配备了AED。研究制定《昆明市盘龙区公共场所心脏急救设施配备工程实施方案》,在我区人员密集公共场所配备175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组织1750人参加AED使用人培训。将AED 配备位置分享到一部手机游云南、百度地图等APP,以便突发情况下查询使用。在软件方面:一是在进人招聘名额指标分配向卫生行业倾斜,历年招聘指标均对医疗卫生人员给予有限保障,近年来每年平均招聘30余人,2020年昆明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招聘及2020年盘龙区公务员录用共招聘医疗卫生专业人员43名,并先后通过招募三支一扶人员为龙泉、双龙、松华、滇源、阿子营卫生院招募到9名支医人员。二是挖掘和保护我区中医药传承队伍和人才资源宝库,我区共有68名师承人员进行中医师承备案,14名人员通过云南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三是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建设,完善青云、联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基层中医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建成了游元鸿名医工作室,对卫生院卫生室人员带教人员35名。四是建立了乡村医生执业考证鼓励政策,凡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的乡村医生,一次性奖励2万元,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的乡村医生,一次性奖励1万元。通过近几年的贯彻落实,我区乡村医生取得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人员比例提高了24.3%。

(三)强基建,搭平台,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全区依托城市片区开发、旧城更新改造等方式,基于医疗卫生服务区域需求按照“一个街道一个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在现已有7个政府举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层上,已谋划在青云街道郭家凹、鼓楼街道白塔社区、金辰街道云波社区、联盟街道王旗营社区等区域设置街道一级社区卫生服务主中心,全面统筹、调配辖区内基本公卫和医疗服务资源,协同参与全区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等事宜,进一步夯实管理服务网络体系。同时,谋划对现有政府资产进行腾挪转换及选址新建,积极改善街道一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环境,现已明确龙泉卫生院在龙江片区进行选址新建。结合“放管服”审批及医疗卫生发展实际需求,通过合理优化布点布局,鼓励新增城市社区服务站点,不断健全公卫疾病防控工作网络网底;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底层网络布点布局,通过新建、改扩建村卫生室,压实底层网络兜底保障作用。截至2021年4月,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从原来的42个,增加到51个,增幅为21.4%;完成12个村卫生室的新建、改扩建,改扩建后的卫生室平均业务用房面积126.5平方米,较之前平均新增了76.2%。

(四)强服务,提能力,抓实抓细基层公共卫生项目

我区以项目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丰富服务内涵,细化服务项目。一是以“慢病管理、预防接种管理、老年人管理、孕产妇管理”等基层公共卫生重点考核指标为工作抓手,以“普通人群医疗机构定点服务、重点人群家庭医生随访服务”两种模式为实施路径,不断优化工作服务及流程,压紧压实全区各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职责,全力做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保辖区群众基本权益得到保障。截至2021年4月,在全面取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量要求上,全区优先做好建档立卡、残疾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已签约居民257306人,履约208233人,履约率81.78%,人均履约次数2.76人次。签约率、履约率均为主城区第一位。全区高血压规范管理率为81.98%,血压控制率为67.63%;二型糖尿病患者指标完成率为85.13%,血糖控制率为56.54%。完成对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123869人,完成自理能力评估41475人,完成率33.38%,体检37677人。持续做好孕产妇和0-6岁儿童、重性精神病等管理服务工作。统筹推进做好百白破等常规疫苗及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尤其在2021年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中,全区统筹、调度辖区医护人员,严格落实省、市“应种尽种”,全力构筑免疫屏障的工作要求,现已完成324034针剂次接种,其中完成第一针剂次接种273747针,完成第二针剂次接种50287人,接种比例达32.76%。二是实施基层人才培训项目。设置了区人民医院、区疾控中心2个公共卫生教学点,2020年投入8.916万元,共计培训142名公共卫生人员,此外,我区开展常态化公共卫生职业培训,举办培训班6个,年均培训10余次,共培训基层卫生服务人员2410人次。今年为落实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局于2020年8月举办了两期“盘龙区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应急检测采样工作专项培训班”,86支新冠肺炎应急核酸检测采样小组172名采样人员参加培训。三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改革医疗服务模式,构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机制,以盘龙区人民医院为中心,向上与三级医院签订转诊协议,向下与基层医疗机构签订转诊协议。同时鼓励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与省、市、区级医院签署双向转诊协议,落实分级诊疗工作。目前,区人民医院已与昆医附一院等省市6家三甲医院以及39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了转诊协议,已按签署协议内容开展相关转诊工作。截止9月,区人民医院向上级医院成功转诊85人。四是精准开展水源保护区“健康大篷车”巡回医疗活动,截止9月,已完成“健康大篷车”精准巡诊活动39次,精准诊疗2361人次,免费发放17万余元药品。

(五)强创先,勇争优,积极发挥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引领示范作用

全区以创促改,以评促建,以点带面,层层推进落实,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2020年盘龙区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了危重孕产妇救治救治中心评审,2021年通过了胸痛中心的省级专家预审,同步启动了卒中中心、创伤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创建工作。2019年1月,昆明市盘龙区顺利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评估,成为国家第二批、云南省首批通过国家复审评估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之一。早在2011年盘龙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这是云南省首家获此殊荣的县区,并在连续两次通过了每五年一次的国家复评审工作。自2020年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以来,我区联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佳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审为甲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滇源卫生院、阿子营卫生院评审为甲级卫生院。

三、 存在问题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全区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经受住了极大的考验,但在服务能力提升及体系建设过程中仍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有:

(一)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全区三级网络机构服务能力不足、可调配医护人员的短缺,救护车转运保障能力不足,发热门诊运行不规范,公共卫生网络仍然有缺口。

(二)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区人员资质结构老化,专业职称比例不均衡、全科医生数量不足,住院业务、手术业务大幅萎缩等原因制约基层卫生服务服务机构发展。

(三)疾病防控体系纵向机制不顺畅。从区人民医院到社区卫生服务服务中心,再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的内部联动机制受传统医学观念影响“医”、“防”缺乏统筹规制,还没有形成相辅相成的“两条腿”走路的局面。

四、 下一步工作思路及计划

(一)细化落实《中共昆明市委办公室、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的通知》(昆办通〔2020〕38号)》。我局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已经初步拟定了《盘龙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实施方案》、《盘龙区关于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改革的实施方案》,并报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研究审议,下一步我局将抓好两个文件的贯彻执行。

(一)提高认识,扎实推进等级评审工作。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认真对照《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努力推动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等达标。对于创等成绩优异,居民认可度高的机构可统筹实施奖励补助。

(二)突出重点,抓好提质达标十项工程。切实提高卫生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抓好提质达标十项工程。一是加强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要针对卫生院和基层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对照标准和指南,强化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升卫生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和水平。二是着眼全科医生培养,加强卫生院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优先保障卫生院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参加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名额,鼓励各卫生院和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参加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及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三是加强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薄弱科室建设、鼓励发展特色科室,引导鼓励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优先保障设立全科医疗科、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的基础上,力争设立儿科、口腔科、康复科、中医综合服务区。四是进一步规范、优化、提升住院服务能力。要立足于卫生院等级评审最低标准,统筹整合资源,以医疗质量管控、病案管理、控感等各项措施为抓手,进一步规范、优化、提升住院服务能力。五是强化卫生院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化建设。要立足实际,按照必需且必要的原则,优先覆盖卫生院医院管理系统,并结合实际逐步有序推进在医疗远程心电会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应急指挥、远程会诊、培训教学等领域的信息化全覆盖。六是建立卫生院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按照合理必要、厉行节约的原则,优先保障区属卫生院和公立中心按照最新版《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指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级评审指南》对必要医疗设施设备的补充和更新换代。七是统筹推进卫生院“慢病管理中心”、“心脑血管救治站”的建设。从人员支持、技术支持、业务统筹、流程衔接等方面加强盘龙区人民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无缝对接,强化区疾控中心对基层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及运行管理的指导,切实发挥应有效益。八是加强医院感染和医疗废物管理,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并做好相关监测工作。督促卫生院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九是开展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鼓励开设中医特色优势专科(专病)建设。十是加强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健全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加强患者安全和护理管理,规范诊疗行为,确实提高基层机构医疗护理质量。

(三)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建立有效的分级诊疗制度。规范医联体建设与管理,引导医联体内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建立完善全区卫生人才专家库,及相应的奖励吸引培养扶助政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乡镇卫生院开设名医工作室,专家诊室,增强卫生院和上级医院的双向的流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

此建议于2021年10 月 22日与代表周明华、李学伟、丁留芳、张正刚、张俊进行了面商答复,周明华、李学伟、丁留芳、张正刚、张俊存代表对办理工作表示满意。

联 系 人:任世忠

联系电话及传真:63171155

昆明市盘龙区卫生健康局

2021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