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昆明市盘龙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核心城区2022年度工作任务》的通知
区属各相关单位:
《昆明市盘龙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核心城区2022年度工作任务》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2年7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昆明市盘龙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核心城区2022年度工作任务
根据《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2022年度工作任务》(昆政办〔2022〕23号)、《昆明市盘龙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实施方案(2017—2030)(修订版)》和《关于建立盘龙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核心城区重点工作领导推进机制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加快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建设工作,确保“四个中心、三大品牌”建设取得成效,明确2022年度工作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区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主动融入省市发展大局,积极争当引领发展的“排头兵”,发挥盘龙区作为昆明市主城核心区的支撑作用,以“四个中心、三大品牌”为重点,谱写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建设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2022年度重点工作
(一)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牵头单位: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1.促进现代商贸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旭辉广场、SKP等项目建设,支持春之眼商业部分建成开业,提升恒隆广场、同德广场、瑞鼎城爱琴海购物广场等城市商业综合体聚集辐射功能,打造更多地标性商业生态圈。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资金,以数字消费券、红包等形式开展节庆促消费活动,支持辖区大型商业网点、商圈商街、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对促消费活动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探索打造世博园夜间经济聚集区和盘龙江夜游商圈,引入首店2家以上。(责任单位: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街道办事处)
2.推动楼宇经济品质化。推进金星宏业、俊发中心二期、三峡集团区域总部二期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更多高品质楼宇,加快构建以“恒隆广场—春之眼”项目为核心的“1+3+4”楼宇经济生态圈。积极盘活巨人大厦、龙宇大厦等国有老旧楼宇,加快培育城市公园广场、雪力国际等特色楼宇。新增总部企业2家以上,确保保有税收“千万元楼”35栋、“亿元楼”17栋,加紧培育“十亿元楼宇”。(责任单位: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3.加快建设汽车特色产业集聚区。研究出台汽车服务业扶持政策,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加快建设东三环“一廊多点”汽车特色产业集聚区。抓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换电站建设,新建一批公共充电桩,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责任单位: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区发展改革局,相关街道办事处)
(二)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生命科技创新区(牵头单位:区科信局)
4.加快茨坝片区规划建设。扎实做好茨坝片区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积极培育生命科技和大健康产业,推动国家植物博物馆主馆开工建设,推进茨坝生物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培育生命科技企业。加快国博东路、国博大道一期、国博西路等道路建设,实施国博片区供水及电力通道连通工程,完善茨坝片区公共基础设施配套。(责任单位:区科信局、区大健办,区国投公司,茨坝街道办事处)
5.加快创新平台打造。采取“盘龙—高校合作、盘龙—科研院所合作、盘龙—企业”等合作方式,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与其他国家(地区)及其科技机构的科技合作交流,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外专引智项目。加速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链条创新创业载体,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整体效能。年内新增限上科技信息服务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打造科技创新平台1个。(责任单位:区科信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6.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引进。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实施人才中长期规划,完善高层次人才引培机制,充分发挥“人才之光”项目引领作用,推进“揭榜挂帅”,推动核心人才、核心团队“双核”集聚,把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引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田地”,推动全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办)、区科信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市场监管局)
(三)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集聚区(牵头单位:区金融办)
7.夯实金融业发展基础。依托交三桥、七彩俊园片区优势,打造泛北京路金融产业发展带、交三桥金融总部集聚核心区、七彩俊园复合型金融服务保障区和世博创新型金融服务拓展区,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集聚发展。(责任单位:区金融办)
8.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继续搭建“政金企”合作平台,建立重大项目融资项目对接机制,积极举办面向企业的融资对接会、政策发布会等,适时向金融机构推送项目和企业融资需求。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有效发挥现代金融产业对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责任单位:区金融办)
9.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引导和鼓励实施差别化货币信贷支持政策,加大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资金支持力度。探索与大宗商品交易联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提升金融风险防范水平,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责任单位:区金融办)
(四)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核心区(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
10.提升公共文体服务水平。认真谋划落实“公共文化服务进阶工程”各项任务,加快推进区文化公园、体育公园等重大公共文体设施项目,倾力打造龙泉古镇博物馆群落,提质闻一多公园公共文化共享空间服务,精心组织开展盘龙江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推进“一环两轴两带多线”绿色廊道和一批健康步道建设,打造“15分钟文体服务圈”。(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街道办事处)
11.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旅游休闲业、节庆会展业、工艺美术品业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全区文化创意产业高端化、融合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充分发挥区级文创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支持文创企业和文创园区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
12.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吸引国内外尤其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现代服务业企业总部入驻盘龙,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和城市国际化水平。配合完成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服务保障工作、南博会筹备工作。(责任单位:区商务投资和促进局,相关部门及街道办事处)
(五)加快建设“中国春城—多彩盘龙”(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
13.提升城市更新改造品质。加快栗树头二期等19个项目征拆,推进任旗营金汁河以西等10个项目安置房建设,做好金刀营村一期等3个项目安置房及一批公建配套设施交付工作,加紧启动云南化建公司职工住宅区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做到“应留则留、能改则改、应拆尽拆”。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一案一策”推进桃园村等6个“烂尾楼”项目遗留问题处置,扎实做好蒋家营等10个已化解项目后续工作,千方百计解决全区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区城改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街道办事处)
14.实施城市绿地建设行动。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推进云清堰塘公园、羊肠片区东干渠公园建设,打造15个城市街心花园(游园),建设绿地20公顷,提升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实施盘龙江、金汁河美丽河道及绿廊建设。(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街道办事处)
15.实施花艺景观打造行动。建立长效花卉布置机制,在重要道路节点、广场等区域开展时令花卉布置工作,设置大型立体花架10组,摆放花卉450万盆。(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街道办事处)
16.筑牢生态屏障提高生态质量。认真落实水源区保护与管理各专项规划,坚决彻底抓好中央和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巡视巡察督察涉及问题整改。统筹实施松华坝水源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完成牧羊河、冷水河沿线生态林生态沟建设,启动双玉大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确保松华坝水库水质稳定达到Ⅱ类。落实大气污染常态化防治机制,细化完善全区土壤防治方案,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进低碳绿色发展,抓好绿色机关、绿色校园、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做好节能减排降耗工作。(责任单位:区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管理局、市生态环境保护局盘龙分局、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街道办事处)
(六)加快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文萃盘龙”(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
17.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龙泉古镇博物馆群落建设,实施前所村古戏台、小窑村等文物修缮工程,打造文物保护利用及文旅融合示范区。(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街道办事处)
18.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推进世博园门户区综合体、龙泉古镇等文旅综合体建设,推动双龙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科普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美食旅游、文博会展旅游及各种特色节庆旅游,打造一批知名文旅品牌。(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街道办事处)
(七)加快建设“国际大健康名城—康养盘龙”(牵头单位:区大健康办)
19.推进健康盘龙建设。加紧推进区人民医院改扩建,完成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搬迁、青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加快龙泉卫生院迁建工作。推动市二院迁建项目加快开工,支持昆明骨科医院建设。持续推进区域性医共体建设,畅通双向转诊和会诊服务通道。加强慢性病预防,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加强中医药传承发展。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街道办事处)
20.完善社区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完成6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4个老年幸福食堂建设,开展500户以上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居家照护服务。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区民政局,相关街道办事处)
(八)加快建设与核心城区相匹配的城市基础设施(牵头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
21.完善市政基础设施,补齐配套短板。适度超前开展国博、世博等片区基础配套建设,积极配合省、市加快推进长龙高速建设,打通双龙片区与空港新区联动发展通道。尽快建成国博大道、国博西路(一期)等一批道路,打通青裕路等5条断头路,加快构建布局合理、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体系。新建人民东路(延安医院门口)、白龙路(石闸立交桥)2座人行天桥。启动实施东白沙河片区供水及电力通道连通等一批工程,落实花园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各项任务。加紧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年内完成沣源路以南的明通河、白塔路、羊肠、金江等20个片区整治。(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务局、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街道办事处)
(九)提升“数字盘龙”智慧能级(牵头单位:区科信局)
22.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主动对接融入全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政务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打造盘龙数字经济特色园区,争创全市数字经济先行区。(责任单位:区科信局、区发展改革局、区政务服务局、区商务投资和促进局,各相关单位)
23.加快打造智慧城区。稳步推进“数字+”城市运营管理各领域深度融合,支持城市公共设施、建筑、电网等智能化改造,推动交通、应急、安防、环保等领域的智慧化体系建设,提升城市配套设施智慧化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区科信局、区发展改革局、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区网格化指挥中心、区公安分局等相关部门)
24.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5G基站、5G网络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配合移动、电信、联通等运营商开展5G网络设施基站选址、光纤建设、基站改造等工作,新建5G基站25个。(责任单位:区科信局)
25.提升“数字政务”服务能力。健全“互联网+政务服务”,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和工程建设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并联审批”“联动办理”“容缺受理”等机制,实行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加强“互联网+监管”,探索实施容错纠错柔性执法,增强政企沟通实效,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责任单位:区政务服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司法局等相关部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区政府适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年度重点工作推进中的困难问题,督促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为目标如期完成提供有力保障。各重点工作推进组牵头单位要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督促各责任单位按照任务分工完成好各项工作,定期会商会办,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问题。
(二)夯实项目支撑
各责任单位要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及时谋划、研究、梳理、储备一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形成项目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强产业、财税、投资、金融、人才等政策的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形成政策合力。要加强沟通对接,加大向上汇报对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在政策、资金和项目等方面的支持。
(三)抓好跟踪督查
由区发展改革局牵头,定期跟踪各责任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各单位需于每季度末月20日前将工作小结报送区发展改革局。目督部门要定期对区级各责任单位工作进度、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和分析评价,将结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