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对政协盘龙区十届一次会议 第21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游元鸿,苏朝慧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提升群众心肺复苏术能力”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医院外发生的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率很低,第一目击者及时有效的开展初级心肺复苏,对是否能成功挽救猝死患者的生命具
有重要意义。然而,除专业医务人员外,普通群众对如何开展心肺复苏术普遍知之甚少,这对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极为不利。
2020年,由省政府牵头实施了“云南省公共场所心脏急救设施配备工程”,在全省范围内安装了4400台AED设备,其中盘龙区安装了175台,结合安装和使用培训,区卫健局依托盘龙区人民医院同步开展了心肺复苏术培训,共完成了全区范围内1795名人员的专项培训。区卫健局每年还申请了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传、培训和演练,年初制定卫生应急工作要点时,专门安排工作经费,依托盘龙区人民医院负责开展卫生应急救护知识进社区、进学校培训12期,其中就包含了对心肺复苏术的培训。在每年组织开展的“基层卫生健康技能竞赛”中,专门设立了心肺复苏术操作环节,目的是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急救能力。
群众性的应急救护知识宣传培训工作,一直都是红十字会的主责工作之一,而心肺复苏技能就是应急救护培训的必学内容之一。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目的就是为提高群众在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的应急能力、提高群众自救、互救技能。
一是依托盘龙区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中心,大力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宣传,强化群众安全意识。盘龙区生命健康安全体验中心位于盘龙区联盟街道办事处小坝社区一层,体验馆建筑总面积为334平方米,使用总面积为500余平方米。总投资为177.30
万元,于2021年5月正式免费对外开馆。中心通过引导员的引导、科技体验、游戏互动、心理咨询、场景模拟、知识回答、影音播放等一系列VR的教学和360度全方位深入其境的体验方式,达到让群众强化安全意识,增强防灾避险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心理健康损害。主要包括11个体验区域:红十字运动起源、应急救护、消防安全、禁毒、模拟地震避险逃生体验、防艾、校园安全、科技互动、职工心灵关爱服务空间、交通安全、家庭安全。体验中心开放以来,先后接待国家总会、省、市和兄弟红十字会领导,以及省、市、区党政机关、学校、企业、群众等参观体验者共计180余批次,2400余人。2021年4月15日,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于福龙带队一行到盘龙区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中心和青裕社区参观调研,对盘龙区红十字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二是以“五进”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每年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开展以“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为主题的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培训,通过邀请专业老师授课,提升大家的急救能力,特别是必学的心肺复苏技能。其中,2021年与盘龙区工会联合组织全区干部职工应急救护培训及比赛,2022年6月25日,区红十字会聘请昆明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中心的专业老师,为盘龙区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的72名安保人员和工作人员,开展了持证救护员培训,全体学员通过考试,区委副书记陈海星到场为学员们颁发了救护员资格证书。至此,盘龙区成为昆明市首个全体机关安保人员均为持证红十字救护员的县区。几年来,区红十字会共累计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培训220期,惠及群众2.3万人次,培训持证救护员1000余名。同时,2020年盘龙区红十字会被昆明市红十字会评为应急救护先进单位。2021年,盘龙区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中心被市级红十字会命名为唯一一家市级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试点。
虽然我们开展了一些应急救护培训及竞赛活动,但对真正达到提升群众心肺复苏术能力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正如您二位提到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特别是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要加强宣传、转变观念,让他们主动带头学习掌握应急救护基本知识,再带动身边的人员主动去学习,学会后救治别人,切实向提升群众心肺复苏术能力的目标努力。
您二位提到的将心肺复苏术培训率、考核合格率纳入各单位工作考核指标之一,不乏为一个有效的措施,但年终区委区政府对各单位的考核是一项庞大和复杂的工作,你们的建议我们会积极向相关单位进行反馈,积极争取将应急救护知识培训纳入考核体系,并要求街道、社区加大对公共卫生健康应急救护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多样化培训,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开展互动体验式宣传、通过多种教学视频等方式,不断提升群众对心肺复苏术的知晓率和掌握率。
最后,十分感谢您对盘龙区卫生健康局和红十字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能继续得到你们的更多关注和支持,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共同为盘龙区发展做出贡献。
联系人:张晓芳
联系电话及传真: 63134268
昆明市盘龙区卫生健康局
2022年 8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