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 www.kmp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9151-202302-664720 主题分类: 2022年
发布机构: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3-02-09 11:06
名 称: 盘龙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对政协盘龙区十届一次会议 第74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关键字:

盘龙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对政协盘龙区十届一次会议 第7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2-09 11:06
字号:[ ]

尊敬的杨涛、纳晨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峰能力,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你们的提案对我区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峰的能力,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极强的建议,为我区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可行性方向。

一、 我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及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2003年取得抗击非典疫情胜利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建成,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预案体系逐步建立,同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共同筑成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两大支柱。我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将加强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作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推进政府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一案三制”建设为基础,在不断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等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努力。初步实现了组织管理和指挥体系从无到有,管理职能从分散到集中、管理方式从经验管理到依法科学管理,工作重点从重处置到预防与处置并重,协调机制从单一部门应对到跨部门协调联动的重大转变。近年来,成功防范和应对了甲型H1N1流感、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水痘、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突发疫情,我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得到了一定提升。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经历了较大的考验,从处置2020年“云锡花园确诊病例”、2021年“双龙街道东大村复阳病例”、2022年“3.07涉呈贡疫情”等事件中,进一步锻炼了队伍,提升了能力,健全完善了指挥体系。目前,我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由前期的以卫生健康系统为主导开展工作,调整为由政府牵头,各部门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的工作局面,目前已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同时随时做好向应急状态转变的准备。

二、 存在问题

如你们在提案中所提及的,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已经2年多,我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有了一些提升,但我们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特别是在处置突发疫情的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一些明显短板和不足。重点表现在一是在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症状与感染新冠症状类似,发病人数剧增,给医疗机构及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不小压力;二是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毒毒株,以往的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做法已不能适应现在的形势,需要采用新的手段,提升监测发现能力,通过加强医疗机构及各职能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和协同配合,早期发现疫情并进行有效处置;三是突发传染病的防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多年,虽然进行了多次演练和实战,但针对重大新发疫情处置,反应速度不够,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演练,针对各级医疗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不足,应急处置准备不充分;四是预警机制也不完善,监测系统灵敏度不高,可能造成对最佳初始防控时机把握不够准确;五是医疗保障仍有短板,尤其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人员缺乏、物资储备不足、实验室检测能力不足等可能影响疫情有效处置。这些问题和不足提醒了我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及疫情防控方面仍存在许多方面亟需加强改进因素。我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还需完善;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和指挥机制建设还须健全;各级医疗机构防控能力还须提高;区域公共卫生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重大疫情应急物资保障制度还须完备。

三、 下步打算

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峰的能力,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很强的任务,既要强化体系建设,又要着力从制度机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管理,依法、规范、有序推进。对于您二位提出的十二条建议,我区将在今后的工作部署和落实中认真加以采纳。

(一)进一步加强重大疫情应急指挥机制建设。在现有的盘龙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和盘龙区重大疾病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健全和优化平战结合的联防联控机制、上下联动的疫情应对机制,发挥好政府治理优势和疾控部门技术优势,同时强化部门间和区域联动机制,加强培训演练,健全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

(二)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一是发挥好现有监测预警系统的作用。目前在学校、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等,已设立了针对水痘、手足口、肺结核等疾病的监测机构,需进一步加强培训和督导,确保发挥好日常功能,发现相关疾病及时按照要求进行报告,为疾控机构进行识别和预警打好基础;二是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建立预警和风险评估机制,健全网络直报、舆情信息、医疗卫生人员报告、监测发现报告等多渠道疫情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提高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发现、报告、预警、响应和处置能力。三是完善功能定位。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设置,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强化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督促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健全疾控机构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公立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的基础。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探索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完善待遇、考核、评价和激励等相关政策,增强一线疾控和医务人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五是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职责清单和评价机制,督促发挥好医疗机构内设疾控科室在预防院内感染、传染病上报、人员培训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发挥,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功能融合。

(三)强化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一是依托“双提升工程”,通过新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等,提升疾控中心核心能力。在疾控中心、区医院实验室已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新建完成疾控实验室、扩建区医院实验室,并积极依托辖区内延安、甘美医院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优势资源,进一步提升辖区实验室检测能力。二是通过新建完善辖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提高诊疗能力,提高传染病相关医务人员待遇。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完善网络布局,完善急救车辆(包括负压救护车)配备。三是持续加强分级诊疗等制度建设。积极推动医联体模式落地,引导医联体内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四是整合资源,加强市域内各医疗机构间的沟通协作,提升卫生应急医疗救治能力。五是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资配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满足重大疫情防控要求。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建立“公益一类保障与公益二类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四)健全重大疫情应急物资保障制度。我区充分考虑辖区内无应急物资产能、营销和大型集中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建立了“区-机构-基层”三级医用应急物资设备储备体系,科学调整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在辖区(区人民医院地下仓库)建立区级防疫应急物资战略储备库,对医用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等必要医用物资进行60天以上战略储备,并积极对接区外应急物资产能、营销、大型集中物流企业和需求街道、部门和单位,探索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联防联控物资收储、轮储工作机制,确保重要应急物资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同时在做好区域疫情预警监测和风险评估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引导单位和家庭常态化储备适量应急物资。

(五)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能力。按照工作要求,我区目前建立了区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并将补充卫生应急物资所需的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但队伍能力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演练,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组织专家做好相关预案制定(修订)工作,并组织应急队伍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做好考核和评估,同时结合医疗机构岗位练兵等活动,定期开展竞赛,通过竞赛进一步提升应对处置能力;二是加强对乡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建立完善乡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队伍;三是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针对区属各医疗机构(区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好调查和能力评价,督促各级医疗机构不断提升应对能力和水平。

(六)统一规范快速准确进行信息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信息发布遵循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按照审批权限,由上级部门批准授权后进行及时发布。

当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不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要高度重视,更要求我们在社会治理中长期重视、坚持和落实。我区将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同时,抓紧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努力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最后,十分感谢两位委员对盘龙区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建议,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张晓芳

联系电话及传真: 63134268

昆明市盘龙区卫生健康局

2022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