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区旅游资源概况1
盘龙区旅游资源概况
盘龙区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现有5A级旅游景区1家(昆明世博园),4A级旅游景区3家(金殿名胜区、云南野生动物园、昆明植物园),3A级旅游景区1家(黑龙潭公园),省级旅游名镇1个(双龙街道;有酒店816家,其中四星级宾馆饭店3家(昆明饭店、金泉大酒店、晟世仟和酒店),三星级酒店1家(龙腾大酒店),房车营地2家(世博房车时光· 行云轩轩、昆明吕合房车露营地),丙级民宿1家(千寻墨问酒店),高端酒店4家(花之城豪生国际大酒店、慧玥温德姆大酒店、世博花园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有旅行社89家;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7项(国家级3项、省级10项、市级12项、区级22项),有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14项;有各级非遗项目66项、传承人53人(省级非遗项目13项、传承人4人,市级非遗项目31项、传承人25人,区级非遗项目22项、传承人24人)。
一.昆明世博园
概 况:昆明世博园,位于昆明市东北郊,距市区4公里,是中国99昆明世界A1级园艺博览会会址,为历届世博会规模最大、参展品种及参展国家最多、最具特色的会址,也是世博会历史上唯一完整保留、持续经营、持续赢利的会址。世博园始建于1997年5月27日,于1999年5月1日正式向国内外开放。世博园占地218公顷,核心景区占地150公顷,已建成的一条花园大道(长850米,宽40米,以300多万盆各色鲜花铺设而成)、一个世博湖、五大室内展馆(中国馆、国际馆、人与自然馆、大温室、科技馆)、七大专题园(竹园、茶园、蔬菜瓜果园、盆景园、树木园、药草园和名花艺石园等)、四大广场(迎宾广场、世纪广场、艺术广场、华夏广场)、三十四个国际室外展园、三十四个中国室外展园等主要景点和来自世界和全国各地的数十万株各种植物,集中展示了世界各国和中国各地的园林园艺及其中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和云南植物王国的窗口,成为世界多元园艺文化的集聚地。2016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金殿名胜区
概 况:金殿公园位于昆明市东北隅鸣凤山距昆明市区7公里, 1953年后在废弃的铜殿、环翠宫、天师殿的基础上建立的,1978年成立金殿公园风景名胜区,1981年新建茶花园,1985年新建园林植物园,1995年建成了全国6座铜殿的微缩景观,1998年投资2000万元改造了温室,新建了铜文化走廊。整个名胜区占地773亩,分为文物景区、东片区(含有温室、茶花园、杜鹃园、蕨类植物园、兰朴)、南片区(含有鹦鹉园、雪松草坪、珍惜濒危植物园)。太和宫铜殿1982年颁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与武当山铜殿、五台山铜殿、万寿山铜殿并称为中国四大铜殿),主要文物景观还有迎仙桥、鸣风胜景石坊、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太和宫山门、棂星门、南北陈列馆(雷神殿)、钟鼓楼、紫女城城墙、圣父母殿(铁笛山人读经处,藏经楼)、铜殿(真武殿)、古钟(明宣化年间)、万历井等20多个。每年农历正月初九的庙会活动有着400历史,吸引大量游客参观游览。2001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三、云南野生动物园
概 况:云南野生动物园位于昆明市金殿国家森林公园,距昆明市中心七公里,与世博园隔水相望,是云南省唯一的野生动物养殖、观赏、散放展示为主体,集观光旅游、科普教育、迁地保护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景点。2002年,作为云南省十大招商引资项目进入,由浙江金洲集团下属湖州金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于2004年7月正式对外营业。园区占地面积2800亩,园区森林植被丰富,林木青翠。饲养野生动物131种,涵盖禽类、灵长类、两栖类、猫科等品种的野生动物。2012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四、昆明植物园
昆明植物园位于北郊黑龙潭(茨坝街道办事处内),离市区11公里。是一个以引种云南名贵花卉、云南中草药、云南重要经济林木和云南珍稀濒危植物为主要内容,以资源植物的引种驯化和种质资源的迁地保护为主要研究方向,集科研、科普、旅游和教学实习为一体,具有云南特色的多功能综合性植物园。始建于1938年,1995年正式对外开放,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分为东、西两园,东园占地70亩,西园占地590亩,共占地660亩。东园分为植物观赏区、岩石区、水果区、杜鹃观赏区,西园分为枫香大道、扶荔宫、裸子植物区、科普馆、迷宫等区。蔡希陶、吴征镒、冯国楣等老一辈著名植物学家曾为其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23年创建成为4A级景区。
五、黑龙潭公园
黑龙潭位于昆明东北郊12公里处。公园在西汉时期建黑水祠,明洪武27年(公元1394—1396年)建成上下宫,因山下有碧潭,潭深水碧,相传有黑龙潜居,故名黑龙潭。1950年由军管会接收后,交给市文教局管理,成立黑龙潭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并管辖金殿公园。上世纪80年代初,金殿被定位国家文保单位后,将金殿公园划出,形成现在的公园管理现状。公园占地1400亩,主要植物以梅花、杜鹃、红枫三种植物为主要植物景观,植被覆盖率90%。有三株久负盛名的古树,即唐梅、宋柏、明茶;加上奇水胜潭,并称黑龙潭“四绝”。梅园,园内梅园在龙泉山,占地520亩,有11200株梅花,3000盆梅花,品种200多中,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梅花专类园区,有“龙泉探梅”美誉(与武汉东湖磨山梅园、南京中山陵梅园、江苏无锡梅园并称中国四大梅园)。公园内有两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泉观/黑龙宫,王德三、吴澄、马登云三烈士墓,龙泉观内还保留着大量历代的碑碣、题刻等珍贵文物,以长春真人刘渊然的凹字碑(万物之生)为著名。同时还有薛而望墓、定风塔、赵沛和墓等一些古建筑和文物。2016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