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度法治工作报告
昆明市盘龙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度法治工作报告
2024年以来,盘龙区农业农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农业农村中心工作,以法治政府建设体系为抓手,将法治建设贯穿于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不断提升农业农村治理能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与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属各科室、各事业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普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办公室,统一负责依法行政工作的协调、组织、实施,切实推动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二是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按程序聘请云南迈征律师事务所律师担任我局法律顾问,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保障法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规范监督
一是严格落实执法制度。认真执行农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重大农业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执法制度,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二是强化法制审核监督。充分发挥局法律顾问作用,依法做好重大行政决策、重大合同、行政规范性文件草案、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答复等事项合法性审查工作,确保行政行为主体合法、程序合规。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凡属方针政策性的大事,属全局性的问题,先由法律顾问进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再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提交局党组会议讨论决定。加强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事项的监督,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重大决策不失误、重大项目安排无疏漏、大额度资金使用避风险。四是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认真落实信息公开要求,及时更新信息公开指南,做好相关信息公开,努力做到主动公开信息及时规范。
(三)严格规范执法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从农药兽药源头监管入手,开展农业投入品源头治理。组织开展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巡查监管58人次,巡查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农产品生产主体20余家次,对生产主体的质量管控措施、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休药期等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从源头上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2.加强重点领域行政执法。一是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出动执法人员90余人次,检查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80余个,检查各类农业市场120余人次。二是开展水域禁捕执法检查,2024年开展执法检查26次,未发现“电、毒、炸”鱼现象,发现垂钓人员16起,已现场进行政策宣传并劝离,其中对2名垂钓人员开具了《渔具代管告知书》。开展日常巡查检查240次,出动执法人员378人,出动执法车辆206辆,劝离钓鱼931起。发放“十年禁渔”宣传资料5700余份。办理水产品非法捕捞案件7起。三是开展拖拉机专项整治执法。联合交警部门开展拖拉机专项整治执法工作,重点整治拖拉机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无牌无证、非法改装、报废机车运行、超速超载、非法载人等违法现象。共出动执法人员221余人次,检查拖拉机64余辆,现场纠正违法行为7余起,发放宣传资料2800份。
(四)加强矛盾化解
一是严格依法办理群众信访事项,做到信访件件有登记、件件有落实。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将信访材料转交相关科室办理;同时将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途径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二是依法调处涉农民事纠纷。坚持行政执法与民事调处并重,依法及时调解和仲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最大限度将纠纷化解在基层。
(五)强化宣传教育
1.严格落实学法用法制度。一是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局党组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充分运用各类阵地平台,采取各种形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大众化传播。二是坚持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各种法制学习、执法培训及相关资格考试,2024年参加执法考试通过率达100%。
2.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原则,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切实把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落到实处。2024年利用安全宣传月等活动深入水源区街道,采取印发资料、现场咨询等形式大力宣传农业法律法规,共出动宣传人员60余人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500余份,接受农民咨询500余人次。
(六)深化制度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权责清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释”和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完善权责事项清单,及时向社会公开公示并实行动态调整,进一步解决了涉农企业及群众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二是深化政务服务效能。严格按照“一网通办”“全程网办”要求,积极推进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办理,确保审批事项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精准服务。三是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配合司法部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思维,持续夯实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对照中央、省、市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一是法律人才储备不足。农业部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多、更新快,但我局现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才储备还不够,法治工作面临新挑战。二是执法业务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执法人员对政策法规的把握能力不强,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法律法规运用还不够成熟。三是农业执法投入不足。受限于执法经费,执法装备未能及时更新换代,执法记录仪及执法车辆等执法装备短缺,影响执法实效性及工作效率。四是普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法治宣传教育方式单一,法律下基层力度不够,运用新媒体手段做好普法宣传力度不够,普法的针对性、实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好中央、省、市、区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部署要求,切实以高水平法治服务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理论武装。坚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新制定、新修订重要涉农法律法规列入日常学习中,贯彻落实到农业农村法治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自觉践行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意识。
(二)提升执法能力。强化农业执法人员培训,不断提升农业执法办案能力,加强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按要求做好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工作,确保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围绕“三农”中心工作,持续开展假冒伪劣种子、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打假等行动,不断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切实保障全区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粮食安全。
(三)加大执法投入。积极争取财政保障日常行政执法经费,配齐执法记录仪、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特殊应急设备等农业执法装备,进一步完善办案设施建设,提高对违法线索的收集、分析和能力,切实提升全区农业执法效率。
(四)加强联合执法。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等现代监管机制,加强对联合执法过程的监督检查,规范联合执法行为,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实时信息共享平台,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同时根据职能分工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完善执法联动机制,形成部门合力,提高办案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
(五)加强宣传教育。结合“八五”普法工作谋划,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营造法治宣传氛围,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敬畏,深化对法治的认识,着力改善乡村法治环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