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 www.kmp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9151-202506-100139 主题分类: 统计公报
发布机构: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5-06-30 16:32
名 称: 昆明市盘龙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号: 关键字:

昆明市盘龙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25-06-30 16:32
字号:[ ]

2024年,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大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社会民生保障进一步提升,“幸福盘龙”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 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全年盘龙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1.71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5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154.67亿元,下降9.8%;第三产业增加值1050.89亿元,增长5.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51:12.76:86.73。

图片1

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8158元,比上年增长6.9%。民营经济增加值527.11亿元,增长5.2%,占GDP比重43.5%。全年全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4%。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2.71亿元,比上年增长5.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3.5%。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63.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5万人,增长1.35%。常住人口102.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0万人,增长0.39%,自然增长率为0.78‰,城镇化率98.0%。

表1 2024年户籍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年末数(人)

比重(%)

全区户籍人口

633613


其中:城镇人口

633613

100

乡村人口

0

0

其中:男性

309974

48. 92

女性

323639

51. 08

其中:0-17岁

124932

19. 72

18-34岁

97825

15. 44

35-59岁

249556

39. 39

60岁及以上

161300

25. 45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34亿元,比上年下降2.54%。其中,税收收入24.18亿元,下降4.74%;非税收收入4.17亿元,增长12.53%。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28亿元,比上年增长7.4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99%用于民生事业。其中,交通运输支出增长41.14%,节能环保支出增长44.66%,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4.68%,城乡社区支出增长25.97%。

表2 2020-2024年财政收入及支出

单位:亿元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4. 99

47. 25

32. 17

29. 08

28. 34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52. 37

54. 29

51. 02

46. 79

50. 28

年末全区827户333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无返贫和新增贫困人口。建成有机示范种植基地9个,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证书52本,产品147个,区内认证面积约20631.45亩。年末全区市场主体总数24.24万户,其中,企业9.2万户,个体工商15.1万户。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3.4万户,其中,企业0.9万户,个体工商2.5万户。

二、 农业

全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4亿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增长1.0%。其中,农业产值7.85亿元,下降1.0%;林业产值1.00亿元,增长25.5%;畜牧业产值0.72亿元,下降0.3%;渔业产值0.05亿元,增长2.0%;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22亿元,增长6.3%。

图片2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5万亩,增长0.3%,总产量3.31万吨,增长1.1%;蔬菜播种面积5.8万亩,下降1.1%,总产量10.35万吨,增长4.3%;花卉种植面积0.1万亩,增长1.4%,鲜切花产量4356万枝,下降13.1%;水产品产量196吨,增长2.1%。全年肉类总产量1982吨,下降5.6%。其中,猪肉产量1502吨,下降4.6%;牛肉产量206吨,下降4.6%;羊肉产量134吨,下降11.8%;禽肉产量140吨,下降10.3%。禽蛋产量15吨,增长25.0%;年末猪存栏11603头,下降2.8%;全年牛出栏1620头,下降6.1%;全年猪出栏15088头,下降4.6%。

表3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3. 31

1. 1

蔬菜

万吨

10. 35

4. 3

烟叶

3275

-1.2

鲜切花

万枝

4356

-13.1

水产品产量

196

2. 1

肉类总产量

1982

-5.6

禽蛋产量

15

25. 0

猪存栏

11603

-2.8

牛出栏

1620

-6.1

猪出栏

15088

-4.6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67.33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4%。从5大支撑行业看,其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1.2%,电力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烟草制品业分别增长13.9%、1.6%、1.6%;专用设备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分别下降0.4%和6.2%。

图片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轻工业总产值23.95亿元,增长0.4%;重工业总产值38.01亿元,增长1.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9.77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利润9.96亿元,增长10.7%;其他企业利润为-0.19亿元,增长11.9%。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377.25亿元,比上年下降7.7%。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95.70亿元,下降11.4%;安装工程产值59.55亿元,增长10.9%;其他产值21.99亿元,增长3.0%。建筑业增加值87.39亿元,比上年下降18.3%。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3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3.4%,占全部投资的1.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9%,占全部投资的4.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6.5%,占全部投资的94.0%。从重点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24.3%,教育投资增长23.7%,信息化投资增长7.9%,农业投资下降34.9%,商贸投资下降39.6%,水利投资下降42.8%,卫生投资下降50.0%,交通运输投资下降58.9%。

图片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6.6%,全年房屋施工面积437.08万平方米,下降39.0%。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3.81万平方米,下降20.6%;商品房销售额80.87亿元,下降20.9%。

五、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8.71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2.45亿元,增长4.7%。

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291.75亿元,增长5.1%;餐饮收入20.70亿元,下降1.3%。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2.16亿元,增长4.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0.29亿元,下降13.0%。

图片5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商品零售额183.97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65.23亿元,增长75.3%;粮油、食品类零售额11.94亿元,增长11.1%;饮料类零售额8.50亿元,增长7.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8.41亿元,下降5.1%;中西药品类零售额56.21亿元,下降1.9%;金银珠宝类零售额4.32亿元,下降25.1%。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52.58亿元,增长32.1%,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8.0%。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765.86亿元,比上年下降0.6%;限额以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300.02亿元,增长13.5%;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5.46亿元,下降5.6%;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19.95亿元,增长2.3%。

楼宇(总部)经济不断壮大,产城融合不断深化。年末共有商务楼宇122栋,税收千万元以上楼宇58栋,其中亿元楼宇22栋。

全年市外到位资金项目75个,完成内资工作实绩70.0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到位资金项目3个,实际利用到位外资6373.75万美元。

六、 服务业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52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重点服务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营业收入426.90亿元,比上年增长24.1%。

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下降11.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4.3%,房地产业(除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下降5.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营业收入增长16.6%,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1.7%,教育业营业收入增长23.3%,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增长4.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下降13.3%。

表4:2024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分行业情况

行业名称

营业收入(亿元)

同比增速(%)

规模以上服务业

528. 84

18. 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6. 67

-11.0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81. 74

64. 3

房地产业(除房地产开发经营)

13. 81

-5.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2. 94

9. 8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96. 34

2. 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3. 30

16. 6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4. 48

21. 7

教育

1. 17

23. 3

卫生和社会工作

14. 76

4. 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 63

-13.3


七、 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931元,比上年增长3.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694元,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26元,增长6.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93,比上年缩小0.06。

图片6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5.27万人,比上年增长12.98%。其中,企业职工参保人数38.04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5.58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1万人,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0.6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0.06万人,比上年下降0.4%。

全年为1.79万户参保企业减轻失业保险缴费负担3.67亿元;为8528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5340.51万元;发放失业金1.5亿元、就业补助资金3989万元。年末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4.19万人。

全年开展技能培训58个班2064人,其中培训贫困劳动力57人,SYB创业培训569人,网络培训63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92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593人。通过多种途径提供有效就业岗位28114个,城镇新增就业41207人,其中,安置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387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337人,其他人员1248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3381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年末全区参加职工生育保险23.5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61.55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31.23万人,城乡居民参保30.32万人。

全年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居民)累计共45914户52957人次,累计支出低保补助金3601.82万元。

八、 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47所,其中,普通中学38所、中职教育学校5所、普通小学58所、幼儿园143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专门学校1所。各级学校专任教师8969人,其中,普通中学2448人、中职教育学校267人、普通小学3762人、幼儿园2349人、特殊教育学校104人、专门学校39人。全区所有在校、在园学生139263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2946人、中职教育学校在校学生8529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69665人、在园幼儿27767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325人、专门学校在校学生31人。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通过新建及改建中小学、幼儿园2所,新增优质学位3510个。

2023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33.06亿元,占GDP比重2.83%。2024年全年开展科普宣传活动79场次,直接受益人数1.84万余人次;全年通过专家评审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家,新培育备案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4家,全区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1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3家,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59家。

全年全区专利授权总量3124件,发明专利授权量900件,实用新型授权量2086件,外观设计授权量138件。发明专利有效量348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4件。

九、 卫生和健康

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94家。其中,医院4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0家,街道卫生院7家,门诊部40家,诊所659家,村卫生室49家,医务室(卫生所)23家,卫生执法监督机构1家,疾控中心1家,妇幼保健服务中心1家,其他医疗卫生机构6家。医疗机构资产总量67.56亿元,全年诊疗755.81万人次。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8947张。卫生技术人员14745人,执业(助理)医师5775人,注册护士7358人。

按计划生育统计口径,年末全区共出生9647人,死亡326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24‰,符合政策生育率100%。共为辖区602对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为206名育龄妇女开展免费技术服务。享受国家特别扶助对象1565人,其中伤残家庭598人,死亡家庭967人;享受奖扶对象2314人;享受义务教育奖学金111人;享受城乡医保9441人;享受高中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奖学金共计131人;享受失独家庭抚慰金93人;享受昆明市低保独生子女家庭奖励补助761户,发放独子保健费2795人。

十、 体育和文化旅游

全年参加全国、省、市各项比赛中获奖牌185枚。其中,金牌47枚,银牌65枚,铜牌73枚,并向省、市运动队输送了42名运动员。安装健身路径8条,新建农村篮球场2个,培训、办理审批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4名。举办各类运动会和群众体育活动23次,直接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到5万人次。

年末有国家一级图书馆1个、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注册备案博物馆5个、街道综合文化站12个、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5个;有各类业余艺术表演团体255个;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7项(国家级3项、省级10项、市级15项、区级19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6项(省级13项、市级31项、区级22项)、代表性传承人53人(省级4人、市级25人、区级24人),区图书馆藏书35万册。组织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200余场次。

全年接待游客总数5345.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1%。旅游综合收入82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十一、 资源和环境

持续推进农村供水净化设施全覆盖,农村供水保障率达95.0%。全年新开工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面积3.83平方公里,2024年新增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的汇水分区面积3.73平方公里,实施丰源路(落索坡段),北辰中路、北京路-霖雨桥、白龙路-南院路、省老年活动中心等5个城市淹积水点、完成15个片区城市雨污分流。

全年森林覆盖率59.74%,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8‰以内。征占用林地植被恢复540亩、封山育林4000亩、义务植树80万株。新增城市绿地20公顷,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73%。2个国考断面、3个省考断面、7个市考断面及1个饮用水源地考核断面年均水质全部达标,地表水达标率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注释: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昆明市盘龙区统计年鉴》和各部门正式公布数据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户籍人口为2024年11月30日24时的时点数。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数。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盘龙分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楼宇经济、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科技数据来自区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专利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养老保险、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生育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区医保局;生活保障、低保数据来自区民政局;教育和体育数据来自区教育体育局;医疗卫生、生育、资助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局;文化和旅游数据来自区文化和旅游局;农村供水保障率、海绵城市建设数据来自区水务局;森林数据来自区自然资源局;空气质量、地表水达标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盘龙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