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区关于第二轮云南省生态环境督察反馈的第45项任务整改完成情况报告
盘龙区关于第二轮云南省生态环境督察反馈的第45项任务整改完成情况报告
根据《昆明市贯彻落实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昆办通〔2024〕33号)的要求,我区高度重视,立即制定了整改方案,已按要求完成了第45项任务(具体内容为: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还需加强)的整改落实。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反馈的问题
任务 45: 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还需加强。
督察报告指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还需加强,滇池流域尤其
是滇池东、南岸主导产业蔬菜花卉化肥农药施用量大,农业产业
转型升级慢,“十三五”期间滇池流域及补水区减肥减药技术推广项目每年仅有省级补助资金 1500 万元,其中约 1000 万元需用于完成 30 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技术推广,平均每亩仅有资金约 33 元,资金严重不足,控肥减药工作落实不到位;晋宁区每年有 2.3 万吨农业废弃物处理能力缺口,资源化综合利用效果不能达到预期。
二、整改目标
到 2025年底,化肥施用量逐年减少1%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保持在 90%以上。
三、整改措施
1.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积极推广科学绿色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区农业农村局牵头)
2.积极争取滇池保护治理资金,实施滇池流域及补水区农村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减肥减药技术推广项目、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工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减肥减药稻鱼综合种养工程等项目。(区农业农村局牵头)
3.实施滇池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科学施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等科学施肥技术措施,推广新型高效肥料产品,到2025年流域内科学施肥技术覆盖率达100%;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指导,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力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4%。(区农业农村局牵头)
4.全面抓好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把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纳入村规民约及租赁合同管理,签订区、街道、社区、种植户4级责任书,建立自然村农业固废回收利用责任制度,运用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1次培训,提高农业废弃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对水源地周边秸秆、废菜叶、农膜、废育苗漂盘等随意丢弃行为的监督检查。(区农业农村局牵头)
5.强化畜禽养殖规范化管理,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建设;督促养殖户加强污染防治措施,不断提升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成效。到2025年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区农业农村局牵头)
四、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包含:自整改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每条整改措施或问题完成情况,取得的成效,问题解决情况等,对应关每条措施,逐项回应)
(一)措施1.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积极推广科学绿色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完成情况:
1、2024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4.305万亩,其中:茨坝0.042万亩、双龙街道 0.28万亩、松华街道0.667万亩、滇源街道 1.32万亩、阿子营街道1.996万亩。具体为:在二、三级区建中草药种植基地1300亩;在三级区推广种植化肥施用量小马铃薯、鲜食玉米、豆类等农作物38101亩;实施有机绿色种植3650亩。
2、2025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49200亩,其中:茨坝530亩、双龙街道 4068亩、松华街道8060亩、滇源街道14750亩、阿子营街道21792亩。具体为:在二、三级区建中草药种植基地1300亩;在三级区推广种植化肥施用量小马铃薯、鲜食玉米、豆类等农作物43650亩;实施有机绿色种植4250亩。
盘龙区水源区农业种植逐步调整为施用化肥、农药较少的豌豆、鲜食玉米、马铃薯、中草药、绿肥、绿色有机蔬菜、经济林果等作物。蔬菜种植水源区严格控制在3.5万亩以内,全区控制在5万亩以内。禁止花卉、三七种植,烤烟面积控制在2.1万亩。粮食种植严格控制在14.5万亩以内。实施冬季休耕每年不少于5万亩。从而逐年降低化肥农药的施用量。
(二)措施2.积极争取滇池保护治理资金,实施滇池流域及补水区农村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减肥减药技术推广项目、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工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减肥减药稻鱼综合种养工程等项目。
完成情况:
1.争取上级资金
(1)2023年争取到地膜回收利用资金138万元,2024年、2025年每年各争取到地膜回收利用资金120万元,三年合计378万元。
(2)2023年争取到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350万元(2024年实施)。
(3)2023年争取到减肥减药资金68万元(2024年实施);2024年争取到减肥减药资金80万元(2025年实施)。
(4)2023年争取到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工程项目资金200万元(2024年实施)。
(5)2024年争取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资金18万元,2025年取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资金12.6万元。
2.项目实施情况
(1)2023年地膜回收利用项目2024年实施完成,2024年地膜回收利用项目2025年实施完成,2025年地膜回收利用项目2026年实施完成。
(2)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2024年实施完成。
(3))2023年减肥减药项目2024年实施完成;2024年减肥减药项目2025年实施完成。
(4)2023年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工程项目2024年实施完成。
(5)2024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和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当年实施完成。
3.项目完成具体情况
(1)地膜回收项目
2023年盘龙区地膜种植7.2万亩,使用地膜360吨,企业使用大棚0.2万亩,使用农膜40吨,全区使用农膜400吨。由烤烟合作社组织完成烤烟2.2万亩地膜回收181.23吨;由盘龙区农业农村局组织街道、村、组和合作社对玉米、蔬菜1.8万亩地膜进行回收,现组织回收50.32吨;剩余部分地膜种植3.2万亩、企业使用大棚0.2万亩由农户和大棚使用企业进行回收,经过统计回收完成110.45吨,全年完成农膜回收342吨,回收率可达85.5%。
2024年1-10月使用地膜370吨,预计可回收地膜338吨,2024年12月回收旧地膜185吨;2025年1月-3月回收旧膜104.747吨,2024年共计回收旧膜289.747吨,完成旧膜回收率85.7%以上。
2025年1月-3月回收2024年旧膜104.747吨,2025年1月-9月使用地膜330吨,无旧膜回收。
(2)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组织了五个涉农街道办事处开展了宣传培训4次,培训人员358人,制作并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宣传袋2000份。实施秸秆还田示范1100亩。扶持盘龙区彩云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开展生物质燃料加工厂提升改造,将年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3000吨提升到年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5000吨;补助盘龙区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新建秸秆基料化加工生产线建设,建成我区基料化、燃料化生产基地。
(3)减肥减药项目
2024年减肥示范项目: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6.21万亩。实施水肥一体化核心示范区0.3万亩,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1万亩。开展野外调查和采样测试,完成耕地质量监测采样19个。
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试验1组。开展生物有机肥运用示范面积1100亩。完成农户施肥定位监测点3个。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效果评价——农户施肥情况调查50户。
2025年减肥示范项目: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1000亩,其中松华街道实施 500 亩,阿子营街道实施 500 亩。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化肥施用量降低,按照当地施肥种植规律,少施化肥一次,有效降低了化肥的使用量。
通过实施减肥示范项目的实施,从源头上削减农业面源污染,将有效改善滇池流域及补水区水质和生态环境,为遏制滇池流域湖库水质下降做出贡献;化肥的减量增效技术推广,能够指导和带动周边农户,有效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环境污染,特别是避免由化肥过量施用引起的滇池流域及补水区二次污染,对改善和巩固滇池流域水质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构建清洁城乡,建设美丽幸福昆明起到积极作用;通过推广减肥关键技术,达到施肥结构进一步优化,施肥方式进一步改进,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有机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肥料利用率稳步提高。
2024年减药示范项目:在松华街道双玉社区老玉屯、团山村小组以玉米为主建设示范面积1000亩,辐射带动20000亩。成立1所农民田间学校, 开展培训4期,培养技术骨干学员240人次。设置病虫和天敌监测点1个,农药使用监测点5个。在双玉社区内设置病虫发生趋势预警和防治技术宣传窗2个,建立标志碑1个。生物、物理集成技术推广1个实验2组,示范面积1000亩,辐射20000亩。安装太阳能杀虫灯20盏。示范推广性诱剂技术防治200套。配置电动喷雾2台,成立综合防控专业组1个。建毒饵站1000个统一灭鼠。
2025年减药示范项目:在松华街道大摆社区和阿子营街道铁冲村委会各建设示范面积1000亩,共计2000亩,辐射带动20000亩。成立2所农民田间学校, 开展培训8期,培训技术骨干学员383人次。设置病虫和天敌监测点2个,农药使用监测点10个。建病虫害防控示范村,在大摆社区和铁冲村委会范围内各设置病虫发生趋势预警和防治技术宣传窗2个(合计4个),建立标志碑1个(合计2个)。开展生物、物理集成技术推广2个实验4组,示范面积2000亩,辐射20000亩以上。共安装太阳能杀虫灯40盏。集中采购生物农药(如芽孢杆菌、阿维菌素等),进行统防统治。
通过减药示范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农药施用量大幅度降低,与常规对照相比,每亩喷施化学农药次数减少3-5次,病虫草鼠害防治效果较好,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明显减少。
(4)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工程项目
建设完成生态拦截沟 30570米、生态调蓄塘30 个、拦沙坝 80 座、溢流坝32 座、安全警示牌 40 块。项目区涉及农田退水面积3860亩。
(5)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
2024年安全利用类调查图斑915块,涉及面积17141.92亩,其中涉及变更为非农用地图斑101块,面积127.95亩;休耕及草地面积1440.68亩。安全利用类种植作物总面积15573.29亩,主要作物为玉米、蔬菜、烤烟、果树等。严格管控类涉及图斑76块,面积736.23亩,其中涉及变更为非农用地图斑11块,面积6.58亩;休耕及草地面积156.70亩。严格管控区种植作物总面积572.95亩,主要作物为玉米、蔬菜。
2025年安全利用类调查图斑915块,涉及面积17141.92亩,其中涉及变更为非农用地图斑77块,面积135.31亩;休耕及草地面积2061.90亩。安全利用类种植作物总面积14944.71亩,主要作物为玉米、蔬菜、果树等。严格管控类涉及图斑76块,面积736.23亩,其中涉及变更为非农用地图斑2块,面积1.2亩;休耕及草地面积169.14亩。严格管控区种植作物总面积565.89亩,主要作物为玉米、蔬菜。
(三)措施3.实施滇池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科学施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等科学施肥技术措施,推广新型高效肥料产品,到2025年流域内科学施肥技术覆盖率达100%;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指导,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力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4%。
完成情况:一是制定并印发了《2024年盘龙区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2024年盘龙区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和《2025年盘龙区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2025年盘龙区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持续减轻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
二是持续做好农药减量基础监测工作,在松华、滇源、阿子营3个街道建立5个农药使用监测点;实施“控、替、精、统”促进农药负增长,维修安装能覆盖面积15000亩的杀虫灯,2024年和2025年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示范0.3万亩,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控制病虫发生危害,减少农药使用量。
三是针对种植面积较大的种植作物,制定配方卡,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在辖区内2024年和2025年每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16万亩。
四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玉米、蔬菜等作物施肥量大、投入高、经济效益高的地区,推广集雨补灌、膜下滴灌、喷滴灌水肥一体化施用技术,2024年和2025年每年完成水肥一体化推广3000亩。
五是加强质量监管,组织开展农药、肥料市场及生产企业专项检查和执法检查,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药、肥料产品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进行市场检查20次,检查门店55家次,每年对农资经营店实施全覆盖检查。
六是结合减肥减药示范项目,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等科学施肥技术措施,推广新型高效肥料产品。通过微信群发放配方卡,示范项目专项培训、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培训,促使农户科学施肥技术覆盖率达100%;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指导,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2024年主要农作物烤烟、玉米、麦类、蔬菜种植面积13.22万亩,采取病虫害绿色防控7.31万亩,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5%;2025年主要农作物烤烟、玉米、麦类、蔬菜种植面积13.68万亩,采取病虫害绿色防控7.45万亩,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4.5%。
(四)措施4.全面抓好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把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纳入村规民约及租赁合同管理,签订区、街道、社区、种植户4级责任书,建立自然村农业固废回收利用责任制度,运用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1次培训,提高农业废弃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对水源地周边秸秆、废菜叶、农膜、废育苗漂盘等随意丢弃行为的监督检查。
完成情况:一是盘龙区农业农村局同茨坝、双龙、松华、滇源和阿子营5个涉农街道签定了“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目标责任书”;各个街道同村委会(或社区)签定了“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目标责任书”;街道各村委会(或社区)同小组签定了“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目标责任书”;街道各小组或农林水服务中心同种植大户签定了“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目标责任书”,完成4级责任落实。二是各村(居)民小组运用本村微信群发布“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宣传资料,并在全区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和绿色农业发展培训”。三是各村委会(或社区)积极组织水源区保洁员对水源地周边秸秆、废菜叶、农膜、废育苗漂盘等随意丢弃行为的监督检查。
(五)措施5.强化畜禽养殖规范化管理,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建设;督促养殖户加强污染防治措施,不断提升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成效。到2025年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区农业农村局牵头)
完成情况:盘龙区全区为禁养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一级区禁止畜禽养殖,二、三级区禁止畜禽规模化养殖,现全区无畜禽规模养殖场(户)。根据省、市级要求,盘龙区认真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一是制定印发《昆明市盘龙区农村畜禽养殖及粪污处置技术要求》;二是组织5个涉农街道开展畜禽粪污处置情况排查整治,并指导散养户做好畜禽粪污的收集处置;三是我区5个涉农街道畜禽养殖户养殖产生的粪污主要作为有机肥还田利用,截止2024年底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9.43%,预计2025年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可保持在90%以上。
(六)减肥减药目标完成情况
乡、镇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
化肥(折百量) | 同比增/减幅 | 农药(商品量) | 同比增/减幅 | 化肥(折百量) | 同比增/减幅% | 农药(商品量) | 同比增/减幅% | 化肥(折百量) | 同比增/减幅% | 农药(商品量) | 同比增/减幅% | |
茨坝 | 131.34 | -4.47 | 1.03 | -1.9 | 130.62 | -0.55 | 1.02 | -0.98 | 129.55 | -0.83 | 1.01 | -0.99 |
双龙 | 122.39 | -0.97 | 3.26 | -2.69 | 121.53 | -0.71 | 3.23 | -0.93 | 120.11 | -1.18 | 3.18 | -1.57 |
松华 | 1306.17 | -0.98 | 15.96 | -0.37 | 1295.72 | -0.81 | 15.68 | -1.78 | 1282.12 | -1.06 | 15.5 | -1.16 |
滇源 | 1740.56 | -1.03 | 35.75 | -0.611 | 1725.43 | -0.88 | 35.47 | -0.79 | 1708.16 | -1.01 | 35.1 | -1.05 |
阿子营 | 750.4 | -0.58 | 40.92 | -1.23 | 747.4 | -0.4 | 40.55 | -0.91 | 739.51 | -1.07 | 40.11 | -1.09 |
合计 | 4050.86 | -0.98 | 96.92 | -0.92 | 4020.7 | -0.75 | 95.95 | -1.01 | 3979.45 | -1.04 | 94.9 | -1.11 |
五、现场复核情况
区级验收组于2025年9月18日对2024年到2025年进行的整改工作情况进行了逐一复核,每条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具体复核情况如下:
(一)措施1.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积极推广科学绿色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复核情况:
1.2024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4.305万亩,具体为:
(1)建中草药种植基地1300亩。其中:双龙300亩,松华300亩,滇源400亩,阿子营300亩。
(2)推广种植化肥施用量小的农作物38101亩,其中:马铃薯10381亩,其中:松华820亩,滇源5800亩,阿子营3761亩。鲜食玉米14370亩,其中:茨坝370亩,松华2000亩,滇源2000亩,阿子营10000亩。豆类13350亩,其中:茨坝50亩,双龙2500亩,松华3500亩,滇源2000亩,阿子营5300亩。
(3)实施有机绿色种植3650亩,其中:松华实施无土栽培50亩,滇源完善有机蔬菜基地建设3000亩,阿子营完善有机蔬菜基地建设300亩,食用菌仿野生种植300亩。
2.2025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49200亩,具体为:
(1)建中草药种植基地1300亩。其中:双龙300亩,松华300亩,滇源400亩,阿子营300亩。
(2)推广种植化肥施用量小的农作物 43650亩,其中:马铃薯9826亩,其中:松华560亩,滇源5800亩,阿子营3466亩。鲜食玉米18046亩,其中:茨坝350亩,双龙230松华3000亩,滇源2000亩,阿子营12466亩。豆类15778亩,其中:茨坝180亩,双龙3538亩,松华4150亩,滇源2950亩,阿子营4960亩。
(3)实施有机绿色种植4250亩,其中:松华实施无土栽培50亩,滇源完善有机蔬菜基地建设3600亩,阿子营完善有机蔬菜基地建设300亩,食用菌仿野生种植300亩。
(二)措施2.积极争取滇池保护治理资金,实施滇池流域及补水区农村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减肥减药技术推广项目、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工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减肥减药稻鱼综合种养工程等项目。
复核情况:
1.争取上级资金:
(1)2023年争取到地膜回收利用资金138万元,2024年、2025年每年各争取到地膜回收利用资金120万元,三年合计378万元。
(2)2023年争取到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350万元(2024年实施)。
(3)2023年争取到减肥减药资金68万元(2024年实施);2024年争取到减肥减药资金80万元(2025年实施)。
(4)2023年争取到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工程项目资金200万元(2024年实施)。
(5)2024年争取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资金18万元,2025年取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资金12.6万元。
2.项目实施情况
(1)2023年地膜回收利用项目2024年实施完成,2024年地膜回收利用项目2025年实施完成,2025年地膜回收利用项目2026年实施完成。
(2)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2024年实施完成。
(3))2023年减肥减药项目2024年实施完成;2024年减肥减药项目2025年实施完成。
(4)2023年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工程项目2024年实施完成。
(5)2024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和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当年实施完成。
3.项目完成具体情况
(1)地膜回收项目
2023年盘龙区地膜种植7.2万亩,使用地膜360吨,企业使用大棚0.2万亩,使用农膜40吨,全区使用农膜400吨。由烤烟合作社组织完成烤烟2.2万亩地膜回收181.23吨;由盘龙区农业农村局组织街道、村、组和合作社对玉米、蔬菜1.8万亩地膜进行回收,现组织回收50.32吨;剩余部分地膜种植3.2万亩、企业使用大棚0.2万亩由农户和大棚使用企业进行回收,经过统计回收完成110.45吨,全年完成农膜回收342吨,回收率可达85.5%。
2024年1-10月使用地膜370吨,预计可回收地膜338吨,2024年12月回收旧地膜185吨;2025年1月-3月回收旧膜104.747吨,2024年共计回收旧膜289.747吨,完成旧膜回收率85.7%以上。
2025年1月-3月回收2024年旧膜104.747吨,2025年1月-9月使用地膜330吨,无旧膜回收。
(2)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组织了五个涉农街道办事处开展了宣传培训4次,培训人员358人,制作并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宣传袋2000份。实施秸秆还田示范1100亩。扶持盘龙区彩云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开展生物质燃料加工厂提升改造,将年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3000吨提升到年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5000吨;补助盘龙区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新建秸秆基料化加工生产线建设,建成我区基料化、燃料化生产基地。
(3)减肥减药项目
2024年减肥示范项目: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6.21万亩。实施水肥一体化核心示范区0.3万亩,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1万亩。开展野外调查和采样测试,完成耕地质量监测采样19个。
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试验1组。开展生物有机肥运用示范面积1100亩。完成农户施肥定位监测点3个。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效果评价——农户施肥情况调查50户。
2025年减肥示范项目: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1000亩,其中松华街道实施 500 亩,阿子营街道实施 500 亩。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化肥施用量降低,按照当地施肥种植规律,少施化肥一次,有效降低了化肥的使用量。
2024年减药示范项目:在松华街道双玉社区老玉屯、团山村小组以玉米为主建设示范面积1000亩,辐射带动20000亩。成立1所农民田间学校, 开展培训4期,培养技术骨干学员240人次。设置病虫和天敌监测点1个,农药使用监测点5个。在双玉社区内设置病虫发生趋势预警和防治技术宣传窗2个,建立标志碑1个。生物、物理集成技术推广1个实验2组,示范面积1000亩,辐射20000亩。安装太阳能杀虫灯20盏。示范推广性诱剂技术防治200套。配置电动喷雾2台,成立综合防控专业组1个。建毒饵站1000个统一灭鼠。
2025年减药示范项目:在松华街道大摆社区和阿子营街道铁冲村委会各建设示范面积1000亩,共计2000亩,辐射带动20000亩。成立2所农民田间学校, 开展培训8期,培训技术骨干学员383人次。设置病虫和天敌监测点2个,农药使用监测点10个。建病虫害防控示范村,在大摆社区和铁冲村委会范围内各设置病虫发生趋势预警和防治技术宣传窗2个(合计4个),建立标志碑1个(合计2个)。开展生物、物理集成技术推广2个实验4组,示范面积2000亩,辐射20000亩以上。共安装太阳能杀虫灯40盏。集中采购生物农药(如芽孢杆菌、阿维菌素等),进行统防统治。
(4)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工程项目
建设完成生态拦截沟 30570米、生态调蓄塘30 个、拦沙坝 80 座、溢流坝32 座、安全警示牌 40 块。项目区涉及农田退水面积3860亩。
(5)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
2024年安全利用类调查图斑915块,涉及面积17141.92亩,其中涉及变更为非农用地图斑101块,面积127.95亩;休耕及草地面积1440.68亩。安全利用类种植作物总面积15573.29亩,主要作物为玉米、蔬菜、烤烟、果树等。严格管控类涉及图斑76块,面积736.23亩,其中涉及变更为非农用地图斑11块,面积6.58亩;休耕及草地面积156.70亩。严格管控区种植作物总面积572.95亩,主要作物为玉米、蔬菜。
2025年安全利用类调查图斑915块,涉及面积17141.92亩,其中涉及变更为非农用地图斑77块,面积135.31亩;休耕及草地面积2061.90亩。安全利用类种植作物总面积14944.71亩,主要作物为玉米、蔬菜、果树等。严格管控类涉及图斑76块,面积736.23亩,其中涉及变更为非农用地图斑2块,面积1.2亩;休耕及草地面积169.14亩。严格管控区种植作物总面积565.89亩,主要作物为玉米、蔬菜。
(三)措施3.实施滇池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科学施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等科学施肥技术措施,推广新型高效肥料产品,到2025年流域内科学施肥技术覆盖率达100%;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指导,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力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4%。
复核情况:一是制定并印发了《2024年盘龙区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2024年盘龙区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和《2025年盘龙区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2025年盘龙区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持续减轻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
二是持续做好农药减量基础监测工作,在松华、滇源、阿子营3个街道建立5个农药使用监测点;实施“控、替、精、统”促进农药负增长,维修安装能覆盖面积15000亩的杀虫灯,2024年和2025年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示范0.3万亩,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控制病虫发生危害,减少农药使用量。
三是针对种植面积较大的种植作物,制定配方卡,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在辖区内2024年和2025年每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16万亩。
四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玉米、蔬菜等作物施肥量大、投入高、经济效益高的地区,推广集雨补灌、膜下滴灌、喷滴灌水肥一体化施用技术,2024年和2025年每年完成水肥一体化推广3000亩。
五是加强质量监管,组织开展农药、肥料市场及生产企业专项检查和执法检查,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药、肥料产品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进行市场检查20次,检查门店55家次,每年对农资经营店实施全覆盖检查。
六是结合减肥减药示范项目,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等科学施肥技术措施,推广新型高效肥料产品。通过微信群发放配方卡,示范项目专项培训、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培训,促使农户科学施肥技术覆盖率达100%;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指导,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2024年主要农作物烤烟、玉米、麦类、蔬菜种植面积13.22万亩,采取病虫害绿色防控7.31万亩,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5%;2025年主要农作物烤烟、玉米、麦类、蔬菜种植面积13.68万亩,采取病虫害绿色防控7.45万亩,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4.5%。
措施4.全面抓好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把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纳入村规民约及租赁合同管理,签订区、街道、社区、种植户4级责任书,建立自然村农业固废回收利用责任制度,运用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1次培训,提高农业废弃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对水源地周边秸秆、废菜叶、农膜、废育苗漂盘等随意丢弃行为的监督检查。
复合情况:一是盘龙区农业农村局同茨坝、双龙、松华、滇源和阿子营5个涉农街道签定了“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目标责任书”;各个街道同村委会(或社区)签定了“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目标责任书”;街道各村委会(或社区)同小组签定了“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目标责任书”;街道各小组或农林水服务中心同种植大户签定了“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目标责任书”,完成4级责任落实。二是各村(居)民小组运用本村微信群发布“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宣传资料,并在全区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和绿色农业发展培训”。三是各村委会(或社区)积极组织水源区保洁员对水源地周边秸秆、废菜叶、农膜、废育苗漂盘等随意丢弃行为的监督检查。
措施5.强化畜禽养殖规范化管理,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建设;督促养殖户加强污染防治措施,不断提升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成效。到2025年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区农业农村局牵头)
复核情况:盘龙区全区为禁养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一级区禁止畜禽养殖,二、三级区禁止畜禽规模化养殖,现全区无畜禽规模养殖场(户)。根据省、市级要求,盘龙区认真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一是制定印发《昆明市盘龙区农村畜禽养殖及粪污处置技术要求》;二是组织5个涉农街道开展畜禽粪污处置情况排查整治,并指导散养户做好畜禽粪污的收集处置;三是我区5个涉农街道畜禽养殖户养殖产生的粪污主要作为有机肥还田利用,截止2024年底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9.43%,预计2025年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可保持在90%以上。
六、满意度调查情况
盘龙区农业农村局于2025年8月19日、20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满意度调查,对农业生产区进行街道、村组干部、农户等,随机发放群众满意度调查表52份,收回51份,其中:满意50份,基本满意1份,满意率达98%。(结合实际开展,时间,调查对象,满意度统计情况。如果开展则填写。如果未开展,则不填写)
七、环境违法行为查处情况
盘龙区辖区流域内没有发现环境违法行为。
八、责任追究情况
没有责任追究情况。
九、自查自验情况
2025年9月18日,我区组织了自查自验,经查阅资料和现场核实,整改目标已达到,问题已得到解决,同意通过验收。
十、下步工作计划
(一)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盘龙区委、区政府将
以更高站位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深入学习贯彻
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
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上
来,以整改化肥农药减量成效不明显为契机,加快推进农业面源
污染防治相关工作,持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争创“国家级
生态文明示范区”。
(二)压紧压实责任,扛牢责任担当。各级各部门将牢固树
立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的意识,严格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
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要求,推动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督查监管,建立长效机制。以此次督察为契机,加强薄弱环节、尽快补齐短板,不断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管的长效机制。
2025年9月15日